日日不断 | 2019-4-3 | 努力10000小时真能帮你成功吗?
“在任何领域之要做够10000小时,你就是专家。”说实话,以前真的被这句话洗过脑,那时候我还真以为我做的不好,是因为没有做到10000小时,所以很难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现在看来这就是给自己找的借口。
罗胖也讲过10000小时的概念,说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见识、境界等,比一个劲努力做够10000小时更重要。
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异类》的作者格拉德威尔,他说除了重复练习外,一个人的智商、运气和家庭环境,也是能否成功的必要条件。
- 第一点是智商在120以下的人很难成功,高于这个值后,智商的作用就不明显了。
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一些自己无法决定的先天因素上,总是很难接受,即便自己真的如此也没有勇气承认。在智商、长相、身高等方面,因为都是父母给的,后天改变不了,所以即便真的低于平均水平也不可能承认。
- 第二是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靠运气。
在《成功与运气》中就说过,真正厉害的人会觉得自己能成功大多是运气多一点,而总是失败的人,有点成就就会炫耀自己的能力,失败了就会埋怨自己运气不好。生逢其时很重要,你不能说黄光裕就不如马云,只是马云所处的时代更好而已。
- 第三个因素是家庭环境。
这个事实也挺残酷的,因为也是自己不能决定的。我们没办法决定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上天给我们什么牌,我们只能认真打好它。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人在身体和心智上的成长,在好的家庭的孩子对待事物的态度会更积极主动,他们也敢于迎接挑战。所以孩子的起跑线不是家里有没有钱,而是父母的认知和见识。吴军老师说,一个家庭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没有钱,可以用后天的努力来获得,但是没有这三样东西,无论天赋多高,后天再怎么努力,格局和气度都会太小,很难成大事。
有了前面三个因素后,要想成功就要下苦功夫了,就是10000小时的练习。这是磨练一项技能必需的,没有这个时间狠下功夫的保障,一切都免谈。
这10000小时也是有很多坑的,最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大坑:简单重复。
如果10000小时都用来做低层次的重复,就像在学校总是只做自己会做的题,重复再多也不会提高。如果每天按8小时算,一周工作40个小时,那么只要在一个领域做够5年,就达到10000小时了,那么你可以问问自己是不是做到这个领域的精英了呢?我承认,我还在打混子。
第二大坑:习惯性失败。
这一部分人不是简单重复,而是经常性把事情做不好,又因为某些原因脸皮薄,从来不请教别人,只是自己一个劲儿死磕,浪费的时间远远不止10000小时。嗯,是我是我。
第三大坑:林黛玉式的困境。
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标签,她本来是一个又很高才华的人,但就是想法有点多,有点深,用现在的话就是脑补能力特别强,别人的一言一行她不分青红皂白,就想象出一个结论,牵扯到自己的,就开始独自落泪。生活中像林黛玉这样,不去追究事实,只凭自己主观臆断,就胡乱猜测别人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嗯,我也有份。
第四大坑:狗熊掰棒子
10000小时能不能成为大师,是需要积累的。第二次的努力要学会复用之前的成果,而不是每次都从头再来。就像在森林打猎一样,好多天下来,终于在一个地方熟悉了,还没打到大的猎物,就觉得这个地方不行,于是就换了新的地方,又从头开始。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做计划常常如此,兴致盎然地开始,没几天看不到结果,就觉得计划不好,换个方向从新来。
这些坑我都踩过,当意识到这些坑的时候,很多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查理芒格说: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就不会去那个地方。既然还没找到好的应对策略,那不妨先避开这些大坑,或许就能发现别的路。
© 本文版权归 Nooooooodle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