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干货 | 带你认识食物中的GI值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谈糖色变”。食物中的“糖”如何影响人体的“血糖”?血糖生成指数(GI)概念,就可以帮助人们来评价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对血糖浓度的影响。通常认为,应用食物GI值,合理安排膳食,对于调节和控制人体血糖大有好处。
需要控制血糖和体重的朋友们应该对“GI值”不陌生,都知道要尽量选择低GI的食物。但很多人对其中缘由却不清楚,心中不免有些疑惑:什么是GI?需要关注所有食物的GI值吗?低GI食物就可以放心吃了吗?别急,这些疑问我们一一解答。
低GI食物 吃“稳”血糖
GI主要用于评价食物对人体餐后血糖的影响。所谓GI,是指健康人摄入含5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后2小时血糖曲线下面积与同一个体摄入含50g碳水化合物的标准食物(葡萄糖或白面包)后2小时血糖曲线下面积的比值(%)。简言之,就是以一个血糖反应大的食物(葡萄糖或白面包)为参考物(定GI值为100),然后其他食物与它对比得到该食物的GI值。
人体进食了含淀粉或者含糖的食物后,血糖都会上升。当身体感知到血糖上升,会唤起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如果把餐后每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描绘成一个图形,会呈现出一条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即餐后血糖曲线。曲线下的面积越大,意味着食物的餐后血糖反应越大,GI值就越高。不同食物的GI值不同,GI值高于70的食物为高GI食物,GI值低于55的食物为低GI食物。高GI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进入血液后峰值高,简单说就是血糖升高得快;低GI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进入血液后峰值低,简单说就是升糖慢。

低GI饮食:健康生活新模式
低GI饮食是指合理搭配膳食,使饮食的GI值保持在55以下。低GI饮食对人体有很多好处,长期低GI饮食,在血糖控制、体重控制等方面十分有效。研究证实,含有水苏糖、小分子膳食纤维等益生元的低GI食物,可以促进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益生菌的繁殖,创造良好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低GI饮食还与运动相得益彰,既不会产生低血糖,又可以降低体脂率,还可有效防止因糖原不足导致机体蛋白质消耗的增加。
不过,人们对GI的认识仍有误区,夸大GI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还有人认为所有低GI食物都是健康的,食用过多也无妨。实际上,在关注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性能的同时,也要关注碳水化合物的食用量;关注GI的数值,还要关注其他营养素对膳食供能比的影响。因此,要结合营养标签选择低GI食物,还要预防热量过剩,不过量食用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七分饱为宜。选择健康的烹调方式,尽量采用蒸、煮、水焯、凉拌、烤等,少油少盐,科学为要。

另外,同一食物在不同的饮食环境(包括客观环境、心理环境和肠道环境)会出现不同的GI波动。研究表明,良好的生活规律,可以培育良好的肠道微生态环境,产生益生菌群,从而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而烦躁的心情,会表现出紊乱的GI值。
总之,低GI饮食是科学的膳食结构,也是集营养、心情、运动和文化于一体的健康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