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文艺青年要去做微商
就这样,我文艺到死。
我特别想写一篇标题为“女文艺青年入行微商月赚5万10万”的文章,就标题而言,多少也能拉动些阅读量。
大家肯定好奇女文青的世界,入的是哪个行业,有怎样的经商技巧,最好写出落魄女文青如何一夜暴富,绝对吸睛,绝对阅读量十万+。

但,这放我身上,事实与标题就相差十万八千里。
别说月入多少万,成本支出就要了人半条命,何况,靠我微薄的朋友圈力量,想要带动一点点订单量,难比登天。
迄今为止,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根据别人同样的套路去赚钱,他们赚到了,到我这就困难重重,怎么过都过不了。就像导演告诉你,要如何把控节奏演出他想要的东西,你去演的时候,也按照节奏来,但就是一直在NG。
忧愁到怀疑自我。
不知道何时起,开始跟文艺这个词沾边的,无论是生活家居品还是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上,在任何一个跟我有关的场景里,大家第一个印象评价就是文艺。


这个词跟了我很多很多年,可是,于我而言,不过是日常。
就好比大家都吃白菜萝卜,你们吃时用大碗盛着就行,而我会挑个透明玻璃碗,看得清白菜和萝卜的样子,最好在玻璃碗口放上一朵可食用鲜花,赏心悦目。
于是,有人会说真文艺,带着善良的褒义。有的则说又作又矫情,就是装装样子而已。有的说,累不累,不就是吃个萝卜白菜。
各种价值观的冲突会让你看得五花八门,不管是哪种,我都自得其乐,因为老娘想怎样就怎样,关你屁事!


所以,很多年来,我的生活都是别人眼中的自由、潇洒、独立,快意人生,收到很多人的羡慕。
即便多年孑然一身,但依然活成了大多数人都想要的人生,每一天都是自己喜欢的日子,期待无限的可能性。
想去旅行的时候就去,哪怕就是到小区门口遛个弯,看到一树的樱桃花,也有旅居日本的心境。
想读书时就躲进二手书店,翻一堆喜欢作家的代表作,会为淘到某册不再版的书籍感动不已。他们用文字告诉你,世界好像就在眼前,你只需找个安静的地方,倒上一杯茶。
想听音乐会想看话剧想去美术馆想看展想和心上人谈个恋爱,想到了就去。
就这样,我文艺到死。

翻开朋友圈,从第一条到最近一条,你能完整的看到一个女孩子身上携怎样天真的文艺性.
于是,我被很多人喜欢,除了男孩子,他们觉得我难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来,结婚的性价比都不高。
最后,希望自己不要孤独至死,虽然不怕孤独,但我相信爱情呀。

海边

说完文艺,就该说入行微商了。
某天打开QQ空间,看到10年前,那个出演女主角的学姐,空间心情全是卖衣服卖鞋子,买化妆品的信息,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瞬间刺得人眼睛疼。
在我的印象里,她明明应该是游走在全世界各个国家,走着红地毯,随时有人要签名的女明星,可现实却与想象背道而驰,甚至走向了那些我们以为死了不会选择的路。

一个多年好友,她成了一个信贷机构小领导,那双本是应该在音乐厅谈钢琴的双手,现在每天都在演算数字,朋友圈里都是各种信贷相关信息。
脑海里对她的印象却停留在她穿着礼服坐在钢琴面前,她的美声当年在艺术学院里数一数二的。
可是进入社会后,时间却让她选择了一个陌生但能带来高利益的工作,不知这份工作是否让她觉得快乐。

上周,一画家约我吃饭,说文化巷里某家鱼特好吃,约着一起去。
这时,才想起,好久没关注过他了,翻开他朋友圈,除了几条零碎的画作赏析外,全都是卖三七天麻之类的广告。
饭后,我们坐在花园边休息,问他接下来的打算,要放弃画画了吗?他说“我卖这些是就是为了不放弃,赚钱买画布买颜料。”
那一刻我久久的看着他,想跟他握个手,想给他一个拥抱,因为知道坚持的不易,所以更加懂得那种坚持有多可贵,也更明白,或许一个拥抱就能给人多点力量。
但我只是久久的看着他。
然后告诉他“放心,我会努力赚钱,然后买你的画”,他就傻呵呵的笑。

为了买他的画,于是我也做起了微商,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
因为在我心里,任何艺术作品都无法用金钱衡量,而如果有一天,我买他的画,不是因为名气不是作品本身,仅仅是因为我喜欢。
曾看过某帖子,说现在都朋友圈就只剩微商和晒娃的,中间再夹杂几个文艺青年。
放眼望去,我朋友圈质量相对高,所以,从女文艺青年变成微商,好像也不是特别重大的事,毕竟山里娃卖山里货,倒也顺理成章。

以前,觉得微商代表的是廉价产品,是赚快钱,含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认为这是个不正经的行业。
总之哪哪都看不惯他们,每天各种产品广告轰炸朋友圈,打开就一阵心烦,各种晒单处理各种售后代理问题,朋友圈就像一个行走的商场,打开应有尽有,衣服、化妆品、养生保健品、各种海外代购,中间夹杂几个土特产品。
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成了中间夹杂的那几个,卖土特产的。

为了区别于他们的硬广,我常编辑更贴近现实的文案。
好让大家对我的反感减轻一点,或是说在图片上尽可能达到大家的着眼舒适度,以免还没卖出几单,就被过早屏蔽,拉入黑名单里。
作为一个相比利益更看重情义的人,我不怕没有人买单,不怕那些我认为好的东西不被喜欢,因为我已经能理解各不种同,知道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
可是,我怕因此失去你们,怕你们眼里的我变得唯利是图。

于是,我思考了很久,想对做这个事情,里出一个初衷,写出几个先来后到。
一、我的家乡位于中缅边境,物产丰富。
二、想通过网络平台分享家乡特产,为爹妈增收。
三、想因此带动亲人们的劳动力,让他们不外出打工留在家乡,我不想让侄儿侄女们成为留守儿童。
四、希望能赚到一点点钱,让我实现冰淇淋自由榴莲自由和车厘子自由。

这会是我一直坚持的事情,还起了个名字叫“土味云南”,分享云南的乡土风物。
但种种客观原因,无法完成工商注册,没有食品认证许可,也开不了微店,想要做大做强这种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堵在嗓子眼里了。
但是没关系,如果你愿意,可以加微信,和我成为朋友,也非常欢迎世界各地的小伙伴,到我的家乡做客。
跟我妈妈去采茶,跟我爹爹去放牛,或是躲进松树林里,什么都不做,听风看云。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04 18: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