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的原罪
漫威电影最近的爆红不是现象级的,而是漫威漫画题材的积累和漫画宇宙观的合理植入。电影里埋设剧情线这种叙事方式在许多系列电影中是存在的,就比如《加勒比海盗》系列。但以前一般是单一系列电影,即一个IP,是在一个平行轴上进行叙事的铺垫。但换到了漫威这里,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庞大的漫画基础,他可以在多条叙事线上来回穿插,即多条平行轴交叉。正是因为他们都属于一个宇宙,他们在不同电影中不会产生冲突,再加上超级英雄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预设属性,漫威宇宙存在的合理性就立的住了。

但是很恐怖的是,漫威在树立自己独特的宇宙风格的同时,也在走上一条自己的原教旨主义不归路。在2015年的《蚁人》埃德加.赖特退出《蚁人》制作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信号。埃德加.赖特拒绝了漫威高层的在《蚁人》中铺设其他漫威电影故事线的建议,其实漫威的强硬与埃德加.赖特的作者性这种导演与大制片厂商业利益的冲突其实在好莱坞非常普遍。但这个事件冲突在于漫威要求导演屈服于宇宙观,实际上体现出漫威才是大头,导演是小头。尽管漫威经常会采用不同导演体现不同的超级英雄电影风格,但是漫威宇宙的大线绝对不能踩,即导演风格不能凌驾于漫威宇宙之上。实际上漫威容易走到漫画原教旨主义的怪圈,埃德加.赖特离开了《蚁人》的制作与丹尼.博伊尔离开了007系列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漫威的要求更高,没有《蚁人》与复仇者联盟的互动,《复仇者联盟》接下来的故事就会讲得别扭,实际上漫威要求的是导演一定要与漫威第一个宇宙线最后的闭合保持一致,实际上就是保证《复仇者联盟》3和4的完美收官。

虽然漫威铺设宇宙线就代表对导演风格的全面扼杀,但是实际上漫威的成功对整个影视工业的影响非常不好。导演变成了输出自己风格的机器,而漫威则高举漫画高于一切的大旗。影视工业的创造力则会被严重打压,一切对于不同意见的排他性导致的将是恐怖的资源枯竭。而漫威第一宇宙一定会完美收官的,但长此以往超级英雄电影就会像西部电影一样走向全面结构化,没有什么创新力的循环式陷阱。盛世之下危言往往无关轻重,而盛世之下往往酝酿着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