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任性官二代,全家都是高官,他却只喜欢听小姐姐唱歌!
北宋有这么一个贾宝玉般的人物存在,他便是晏几道,他出身在官宦人家,含着金汤匙长大,他的六个哥哥是高官,他的父亲晏殊是宰相。

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都出自其父晏殊门下,韩琦、欧阳修、富弼等都曾受过晏殊栽培,并因此得到朝廷重用。晏几道可以说是家庭背景十分了得。

可偏偏晏几道是一位骨胳精奇的人才。晏几道从小聪颖过人,又因为是晏殊的老来子,所以独得老爹晏殊恩宠,夫人常劝他爹要雨露均沾,可他爹偏偏不听,就宠他,就宠他。
晏几道遗传了父亲的文学天赋,他7岁能写文章,14岁的时候便参加科举考试。晏几道和他爹一样,14岁便得了进士。

可是,晏几道从小长在脂粉堆里,就像贾宝玉一样,对当官没兴趣,就爱尝胭脂。晏几道的六个哥哥都步入仕途、为国效力,他却乐得逍遥,过着风流快活的贵公子生活。

那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养了一些专职唱歌娱宾的小姐姐,其中莲、鸿、蘋、云四人最出众,晏几道也最喜欢这四人,曾为她们写过许多词,其中《临江仙》最为出名。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那天他醉酒后梦到了小蘋曾表演过的舞台,可是那里空无一人,他悲伤地昏睡中醒来,眼前落花满地,一片凄凉,细雨婆娑,连燕子都是成双入对。
记得当初他第一次见到小蘋的画面,那天小蘋穿了一件绣有两重心字的衣裳。她挥动玉手弹奏琵琶,曲中尽显相思之意。记得当时一汪明月,月光洒在美人身上,一片皎洁。奏罢,她像彩云一样翩然而去。

看到“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觉得万分眼熟,记得晏殊写过一首《浣溪沙》,其中一句便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果然是父子,到底心有灵犀,心性都是一样的。

还有本词中“明月在”,“彩云归”,记得我很喜欢的一部小说《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第四部上册和下册分别叫做彩云散和明月归,想必和晏几道的这首词也有渊源吧。

另一首《鹧鸪天》也和琼瑶奶奶写的歌《山水迢迢》颇有渊源。
《鹧鸪天》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这首词晏几道也是在怀念那几个唱歌的小姐姐。
醉酒混沌中,他拍了拍自己的薄衫,仍然想念小姐姐甜甜的香气。可惜天公不作美,与小姐姐分别后的懊恼使他疯狂。时间过得真快啊,陌上的秋草长了一年又一年,楼边的夕阳落了一天又一天。
云渺渺,水茫茫。远行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相思本来不需要什么凭据来证明,就不要浪费信纸,倾诉衷肠。

记得“还珠格格”第一部中,紫薇弹唱过一首“山水迢迢”。其中有一句歌词“山也迢迢,水也迢迢,山水迢迢路遥遥。”和词中“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后来晏几道父亲父亲去世,他的好日子基本到了头,又受反王安石变法的好友郑侠牵连,一度入狱,虽然最后有惊无险,最后家境却更加破败了。
黄庭坚对他的总结十分到位:“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也,此又一痴也。”

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讨论。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