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基围虾 | 哪儿是吃饭 都是吃人
文为犬吃吃美食日记第15篇

总有人能让你多吃一碗。
何爷爷是地道的广东人,他的太太叶奶奶是上海人,因工作调动来到攀枝花政府部门工作,所以家搬至此。因为和爸爸是同事,又都爱下围棋关系交好,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几乎是每周末都会去二街坊的何爷爷家待上那么一段时间。
糖醋排骨、清蒸基围虾还有各种广式煲汤,何爷爷都特别拿手。有时候是很匪夷所思的搭配,比如用鱼腥草根炖排骨啦,瓢儿白炖汤啦,完全打破青菜只适合做炒菜和凉拌的认知。味道特别好而且种类多,用多个不锈钢盘拼成环状的各式小菜,主食是煲仔饭、抓饭或者箜饭类带有复合气味的饭食。对于小时候不爱吃饭的我而言,爷爷家就是美食天堂,每次到去都能多吃一点。想来现在能和猪吃到一块儿去,与那段时间的食物记忆脱不开。
那个时候爸爸和何爷爷下棋,我就客厅角落上的钢琴椅上玩钢琴,然后制造噪音还颇为自得。有时候爷爷下完棋会陪我玩一会儿,他会拿出自己新养的电子鸡给我看,然后左按按右按按给电子鸡喂水和冰淇淋。要知道那是小学时候最流行的玩具,一个要十几块很高级的,也只有班里的“土豪”才买得起,所以我一直奉爷爷为潮流先锋,我爸都没他潮。
第一次摸刚出生的小狗也是在他们家,爷爷和奶奶特地把生产完的母狗隔得远一些,怕伤着我,然后从3只仔里面捧出一只给我看,花白色小小的一坨,只有爷爷手那么大,温度很高,能摸到快速的心跳,很神奇的感觉。母狗在旁边惊惧的吼叫,不知道她还记不记得我曾经抱着她称重的情景。
后来我随父母搬到成都,何爷爷和叶奶奶也在退休后回到上海居住,中间有7年没再见面。一直到我高考后去上海姐姐家玩时,才再次相聚。还是小时候时的样子,妈妈在附近的市场买了些菜和各式礼品提过去,何爷爷掌勺。鲜活的基围虾个头挺大,剪完须后在架了金属笼屉的锅里蒸,何爷爷特别专注地盯着时间,一边说1分钟就好,超过一点点就不好吃了。我俩就站在灶前静静看着虾子在透明锅盖下跳跃,然后变成卷曲的红色,沾上特别简单的姜糖酱油和香油蘸料,棕色汁水顺着壳的缝隙钻入肉中,咬一下吸一下,肉能完美脱身只留下粉色透明的虾壳。
结果那一大盘没几个落到爷爷奶奶嘴中,全进我肚子了。在上海近一个星期的水土不服,就被这一餐给治好了。相隔几年,难免我有些羞赧生疏,但那一口滋味入喉,何爷爷依旧是那个很和善慈爱的何爷爷,一点没变。
-
犬吃吃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27 1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