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青云破处
名人名言是我们在高中之时所必记的,无论是喜欢或者是不喜欢。写作文的时候无论是什么情况,没得说,议论文的五段式文章永远都需要至少三个事例。
到最后我们分不清究竟是因为喜欢看而看,还是因为需要使用而看。就像是我们的人生,从小就被摆在别人面前,与自己认识的或是不认识的人事无巨细地进行比较,到后来都不知道是活成了自己的样子还是自己一步步在复制别人的成长。
很讽刺。
我们看着别人精彩的别样人生会在心底发出由衷的感叹,羡慕那些特立独行的人按着自己的想法活成自己的人生。多少次在深夜孤身一人之时也曾是信誓旦旦对着自己说,我将来也要为自己而活。但是闭眼睁眼之间的短短数小时,所有的雄心壮志在赤裸的现实面前被瞬间击垮,别人否定的是话语,自己抛弃的是全面崩塌的乌托邦。
三毛这么多年来之所以没有被遗忘反而追捧者越来越多,就是因为大家都活不出自己想要的人生状态,因此只能在心底默默树立一个将来的人生框架,并且不断安慰自己,以后会像自己心中所描绘的那样,活得无人拘束,且与众不同。
时间久了,就好想教众所深信的教义一样,虽然知道神与耶稣不复存在,但是心中的欲望越是执着,自己的心久越是坚定地相信。虔诚是对于信仰,也是对于自己最好的麻醉药。放下所有执念相信自己的生活一直就在身边,只是自己要求过高,就像是那种仰头行走而忽略了周遭的风景一般,不满足是因为自己的欲望过于强烈,一切随缘,然后真的就变成了一切随缘。
人总是善于自欺欺人,错过一个深爱之人,就会在擦干泪水之际想出一切合理的解释来说明此人并不适合自己,否则怎么可能会分开呢?反正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还会对自己说,以后会遇到更好的,怕什么?于是爱情就在自己的一次次“合理解释”之下重燃转而破灭,然后又开始转而再分开,如此反反复复,恶性循环。直到终于有一天,累了,倦了,像一艘在大海上漂泊已久的船,想要寻找陆地的港湾。将就的婚姻亲手埋葬自己的青春。
贾樟柯在电影《二十四城记》里面让陈冲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就算我不是优质品,那我也不是报废品啊!”。陈冲当时饰演的角色韶华已逝,青春不再。曾经的工厂厂花没有像万众所想的那样找到自己心仪的对象,在尊严与婚姻之间选择了自己的骄傲。
一个人并不是说生活过得有多富裕有多少财富在别人心中的地位才会有多高,决定一个人的在另外一个人心中的形象是看生活选择了他还是他选择了生活。前者屈服于生活,开始变成沙漠中慢慢黄沙的一粒,后者让生活跟随着自己,于是便自成风景。
很多的时候我都在想,那些过着简单生活的人为什么会感到生活这么地丰富多才,他们手中所持有的财富明明不足以支撑他们去外面的世界观万象,听海涛,但是他们就是那么地开心快乐,就像是世界以他自己为中心一样。
我们总是会在朋友圈之中观察别人的生活状态,或者是不断地发朋友圈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生活情景。就像是我前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一样,为什么我朋友圈有人会把自己一天经历的一切都会拍照并描述出来?即使是拿快递这种事情,都会一一罗列。
突然想到极简史那天的对于生活的调侃“中国哪里的生活最好?朋友圈。”很有意思的一个事情,朋友圈已经成为我们炫耀自己“精彩生活”的一个地方,虽然实际上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我走在路上,看见一些事情,并且,丢掉一些事情;如此之后,我才得以继续行走下去。”这是我放在几天前拍摄mv《平凡之路》的第一句话。
我想要表达什么?
人之所以年轻的时候容易做出选择,而等到老了之后却难以改变自己十分想改变的生活状态,有的时候并不是受限于物质。而是因为一路走来身上肩负着太多的负荷,以至于在沉重的压力之下再改变不了自己想要改变的现状。
比如说想辞职,首先需要想到垂垂老去的家人,如果已经成家,那么还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家庭。再比如说想去旅行,首先会想到自己的位置会不会被替代,被替代之后如何获取新的的职位……
我只是想要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即使有的时候需要毁掉曾经拥有的一切,尽管有的时候会想要放弃挣扎,但是千帆过境之后,依旧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说的是青花瓷,青花瓷是中国古时瓷器中的上品,如此,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