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流水账一二
——2019/03/15-2019/03/20
说起来这是第二次到武汉。
第一次是和男票在南京见面后恋恋不舍、屁颠屁颠陪着坐了一天的车到武汉,进城的时候还堵车了,晚上才到的武汉,没做攻略、没有计划,随便吃了点不好吃的东西后第二天马上又走的。
不过这次也并非做了攻略。
想法都是美好的,想着完完整整的了解好武汉的方方面面——就像之前每次出行一样,在出发前精神上已经大概了解了这座城市了,除了实际的体验感之外从网上讯息上已经找不到其他我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了,也就是我一贯喜欢的“抱着只去一次的想法”。
可是之前的日本之行,苛刻的我发现好像国外这种程度的、我做了一半的攻略好像也这么完完整整的回来了,再加上14日行程也颇紧,所以15日也抱着不适的身体、顶着熬了半夜的黑眼圈上了路。
男票超辛苦的,13日发烧,发完货之后凌晨才开车到南京,第二天陪我去看病补睫毛补办手机卡吃火锅,15日开了7个小时的车去武汉,没有人换班这样想起来还是蛮拼的,想给他买一瓶鸿茅药酒补补。
于是15日,上午因为熬了夜,行李也没收拾好,拖拖拉拉近11点才出门,路上就开始一边打瞌睡一边看看风景一边恶补功课订房间,这样想也真是心大。
可能本身对武汉这座城市有个大概的了解——自己本身不算太感兴趣,也没有太多想去的地方和想打卡的店。
因为前一天晚上的火锅,三个人都有点拉肚子,竟然靠着家门口的几个包子顶了一整天,一路6点开车到武汉的酒店。
酒店是唯一欣慰的地方。
靠着路上随随便便做的攻略选到一家日均241的旅店,装修风格和定位和价位严重不符,不知道是否武汉不算旅游城市的原因?200多竟然可以用到隔音玻璃和自动窗帘,床品的质感和纸品的柔软度也很有好感度,后期续房我定了222元的房间也没有要我们换房(降了一个档次其实也相当好,只不过少了点面积和贵妃椅而已)。不过缺点也是有的,绝大部分应该也是个例:抽水马桶的水关不上、电视机看不了、房间网络用不了、有一天回来发现房间门没锁、停车场地上太多灰尘。这些相比有点来说,让人觉得瑕不掩瑜确实是性价比的功劳。
放下行李后,去见了好久没见的东北小伙子。
小伙子多年未见还是这么搞笑,小伙子请客去了家装修非常气派的酒店,四人吃了一顿只花了200多一下子让我感受到武汉的物价水平之优秀。
16日睡到日上三更、去吉庆路附近过早。一路吃了田记热干面、蔡林记热干面、老通城豆皮、王记生烫,然后去接朋友去朋友家附近看惊奇队长,金桥cgv的imax是搜过武汉维护比较好的厅,但是感觉上似乎还是有点重影。
结束之后因为时间还早,去了另一家永旺买喜茶~正好看到喜茶的面包,买了当第二天的午饭,味道不错,心理作用上比乐乐茶和奈雪好吃一点,不知道南京什么时候能开一家黑金喜茶。
晚饭是在朋友家里吃的,阿姨烧菜很好吃,光是排骨海带汤就喝了好几碗,吃完之后阿姨还煎了个米粑,淋上蜂蜜超级软糯好吃,但是吃完之后又罪恶感横生。
17日男票有事,上午出门办事,我一个人吃着昨天买的喜茶面包化了2个小时的妆,顺便刷刷微博睡睡觉。出门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吃了一碗儒家牛肉面,到朋友家逗猫等吃饭,晚上随便吃了点烧烤之后不过瘾,换了第二家环境更差的烧烤摊吃凤爪,之后冒雨散步回家,还找了代驾,并且在回程路上遇到了查酒驾的交警完美发挥了代驾的作用,心情愉悦。
18日又是出来“过午”,中午赶到户部巷附近,排了品城记同款赵师傅油饼和热干面,有点后悔当时应该买些冷冻烧麦带回家。之后游荡到户部巷,一条街各种吃的,游客如织,比想象中还像庙会。又打卡了徐嫂糊汤粉、蔡明纬热干面和四季美汤包。之后实在没地方去,想着去武大看看。
这天正好是武大开放樱花花期预约的第一天。在日本没看到樱花,自然在武汉对樱花也没有太多期待。绕着常规路线大略走了一圈, 围观了穿着廉价浴衣和各种cosplay汉服小姐姐后,绕到东湖后门,有趣的看了几个买切糕的现场表演后,已经接近5点了。
这时候再打电话问朋友能不能蹭饭已经太迟啦,没办法找到附近的一家菜馆,想着随便吃点菜。结果正好撞见这家店的隔壁铁板烧非常火爆,可惜自己没做到铁板烧的攻略,不过那时的胃口也正好不在铁板烧上,点了几道家常饭吃下来反而非常的合胃口。
店面的位置是在小巷子里,环境特别像是以前在深圳走过的城中村,此情此景不免让人回忆到之前在深圳的种种经历,心情盛好。
回去的路上碰到了水果摊,特别想吃草莓于是挑了些草莓和男票喜欢吃的车厘子,本指望回旅店洗洗就着电影吃,结果水果吃完了电影看了一半就困到不行。
19日是最后一天,因为实在不知道吃什么,可能是汤还是没喝够,想着晚上要去知音号,所以在江滩附近找了家汤馆。去了之后吃了闭门羹让下午四点半之后再来。没办法还是来了吉庆街吃了骏骏、三狗和二刷了生烫。之后无事可做,晃到民生吃了一碗糊米酒和清酒。后面在停车场和路边车上坐着无所事事的消磨时间,耗到了4点半终于是喝到了藕汤。藕汤喝完了时间还是没到,又在旁边吃了个冰淇淋。然后开始了这天的厄运。
实际上为了去看知音号,中午出门就略微夸张的穿了旗袍和白色的袜子,还有一件粉色的毛外套,这种全身浅色的打扮完全不是我平时的风格,所以面对街上的眼光更是窘迫的低头无视,下午也一直在路上闲逛着。
等到去完冰淇淋店,差不多准备往江滩走的时候去了趟洗手间,真是感谢了自己没有硬撑到江滩边上,例假来了并且弄脏到了白色的旗袍上,怎么办,总不能穿着这脏衣服再在路上晃悠了,即使回旅店之后再赶回江滩时间也来不及,知音号门票又不能退,左右犹豫下最后只能硬着头皮往回赶。换了身平常穿的衣服后马不停蹄往知音号开,虽然最后迟了到,害得朋友百米长跑,且错过了第一幕戏,所幸还是坐上了轮船。
知音号的体验因为自己没有很应景,没有完全的融入其中,而让体验感大大降低,不过这种打卡体验有一次即可,事后吃了两顿蟹脚面,也算是为武汉的佛系旅行画上了难忘的句号吧。
本次遗憾:
1. 没有去庆新理发店体验老式烫头。
2. 没有吃三三零家常菜。
3. 没有多吃几家热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