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修练心得杂记
本篇为正排序 ●2019.01.02 ○灵魂只是意识的其中一种进化方式,不见得是最优解。 意识本身的升阶还是有可取之处。 过去我所体验到的升阶后的意识捅破灵核亦如捅纸,历历在目。 现在估计那种识之升阶的强度,大概是s1直升s15,但是有升阶失败的可能性。 ○穿透力是很重要的一项指标, 能实现穿透效果的有三种方案, 一是凝实后集中,如讯息指令(束)、又如升阶之识。 二是自身的软化、强调感染性,如心。 三是虚化、背景化,如比较高等的灵魂。 ●2019.01.04 ○魂强弱差异在于活性多寡跟指向性的一致性(也可以理解为韧性),还有低耗能性。 可以说成是高低等的本质上的差异,即是高等的灵魂(部份神灵)可以同时满足高实化与高虚化两种看似冲突的概念。 能干涉现实的能力越强的同时,也很难被感知到存在与作用的过程。 也就是透过基础强度(活性与力度)与虚化(透明化?难以感知到)的程度来判断。 ○我的定义里 依靠肉体(实物)运转而存在,脱离实物而不能长久存在者称为意识。 能不依靠实物而长久存在者称为灵魂。 意识可以被分裂或同化,根据感知的目标会供给给目标活性这点(也就是"关注"也是种意识的累积),特别针对有人形或兽形的非肉体,经过长时间或大量的意识转移也会形成个体意识(也可能会在形成过程中吸引其他灵体霸占),如祭拜神像。 自然会自然的趋向最优解, 自然的运转中会呈现一些高深的智慧,那些智慧是可以理性上解读成为知识,并不代表那种智慧是有灵或意识的讯息体存在。 意识也分等级的,完整的意识包含着自我意识(讯息体感知中化为V形结构来理解),也就是自己认识到自己、能观察自己、能意识到自己正在存在。 细菌做为自然推衍的一部分, 是可以不需要意识而能呈现智慧的。但可以透过外来的关注累积意识,但没刻意培养的话不会成为完整的意识。 万物间能有完整意识的已经是少数, 更别说脱离物质而能存在的灵魂了。 如果万物间所产生的意识能够彼此连结成一个个体,主动的形成自我意识之后,再转向长久存在,才能真正的称之为万物有灵。 所以万物有没有灵,那个灵是灵魂还是意识? 应该是交给个人探索,也就是能感知到并且找到才可独自称为有。 比起"万物有灵"我更相信"万物皆能诞灵",意识转移或累积形成自我意识再蜕变成灵魂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2019.02.01 ○如果把自我分成两种成份,一种是情感、一种是规则(受规则影响行动与思想,规则包含理性、社会性、正确性、基因设定等) 而情感的含量会影响其自我的行为,比如正负情感。 那么依情感的量而改变,这也是一种规则。 也就是人、自我,也是规则的产物,去掉了那些规则,自我可能并不存在。 所谓受创受制于规则即是自我也是类似于机器人的存在,只是加入了许多变量而已,受各种变量影响终究是是在规则之中,受规则掌控。 深层之下的真我,也是十分稚嫩的存在。 如果你们的自我察觉到了这一点,又想让自我进化的话,你们会决定融入众规则,还是脱离众规则? 翻译一下最后的问题 一个就是了解到没有真正的自我,于是让整体都变成自我并了解到自我的共通性,一切皆我,规则也是我。 一个就是让自我变成一个独立的、唯一的,真正的自我,并且不会被各种规则影响了的自我。 ●2019.03.23 ○如果可以不透过气体、液体吸收生命能量,那就代表生命能量可以是讯息存在,或者说吸收的是一种介于生命能量跟活性之间的讯息存在。 ●2019.03.25 ○当不浪费自身生命能量的时候 生命能量就能转化成更多的活性, 集中更强的意识去精炼那些活性, 然后再用精炼的活性加固中层深层等等讯息部位,也就等同于增加指令的强度。 理想状况,可以用更强的指令去优化身体,让提高身体的生命能量吸收或转化率等等等。 达到一个身体越健康→意识越强大→身体越健康→意识越强大的正向循环。 ○理解了抓固力的尺度的重要性,培养小的抓固力就可以进行更精细的操作,培养大的抓固力就可以进行比较大型一致的操作,依不同操作与需求目标给予不同大小的抓固单位也是必要的。或许感知的尺度大小也是同理,对不同目标尺度有不同适性。 ○更正对抓固力的形象理解

最简化的抓固力是倒钩,但也可以有其他形,甚至抓固成树根状。 下面方形内是动力元件,抓固力不需跟动力元件完全相连所以以虚线表示。 并且抓固力可以脱离动力元件存在,也不是一只抓固就绑定一个动力元件。 抽象点来说,抓固力也仅仅是一股意念,一股"想要抓住什么"的意念。 独立存在的抓固力(不连结动力元件),成份也就是那股意念再加上使用权。(限定谁能使用那股意念的使用权。) 所以抓固力的是能作为物品转移的,能够转移使用者。 而抓固能去抓什么,也进阶代表了,上对下的控制含意。(A抓固B,B被A控制住) 各心灵部位的互相抓固,也就代表了对等控制,能理解为协作的一体。 关于动力元件连结抓固力,也就是活性输送到抓固力,提升抓的力量。 由于仅仅是为了提供活性,所以不需特定动力元件。 而且之间的虚线其实也代表了,活性本身可以被指定输送,不需管道限制,动力元件即是较多活性的拥有者,并分配活性,给一份份活性打上了要去哪里的标签然后让他们自己走。 感觉这牵扯到了语言的学问。 那些形状就是一种语言,以及语言上的需要。 一种接近于自然规则显化的语言。 像电路板,也可以理解为语言。


各种排列、分布、大小,都是有意义的。 节录 『免疫细胞的语言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受到进化的启发:老鼠的免疫系统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免受败血症侵袭。在这里,介导免疫系统细胞间通讯的白细胞介素信使起着关键作用。 “白细胞介素是免疫细胞的交流词汇,”慕尼黑工业大学细胞蛋白质生物化学教授Matthias Feige解释。“细胞根据特定的氨基酸蓝图形成这些信使分子,序列排列决定了白细胞介素采用何种三维结构,从而决定其传递哪些信息。” 白血球介素或介白素(interleukin)是一組細胞因子(分泌的信號分子)。最早發現在白血球中表達作為細胞間信號傳遞的手段。實際上,白血球介素可以由多種細胞產生。免疫系統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白血球介素。一些罕見的白血球介素缺陷不足都常出現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缺陷。』 語言的產生,可能並不一定要很高的智慧。 而是出自於一種自然需求的本能。 需求到什麼程度,複雜度就會到什麼程度。 讯息上的形的语言好像还简单的多,如果讯息是的确是更能影响生物体的话,可以理解成某方面的语言有一致性,估计是电连接了讯息与生物,也就是说细胞有电的语言跟形的语言...跟电脑一样也有高低阶语言,讯息体也是。 ●2019.04.01 ○既要好好修练,有任何性欲或任何变态的想法就要掐断才对,保持心灵纯净,以免浪费生命能量。 ○在不浪费生命能量的情况下,气会一直产出跟一直流失,要学会固气或固气+净气才对。 ●2019.04.12 ○感知身体里的讯息回路, 修正了对于编织概念的理解。 不是要进行那种一条线仅使两端连结的概念。 而是一条线所经不同地方甚至单单的线形折角都有它的含意。 猜测一般讯息层面与镜像层面,两者有核对后闭锁的功能。 然后不同尺度都有各自的镜像,符码尺度有镜像,指令的尺度也有。 ●2019.04.23 ○规范"流"即符码 符码只是规范流的一种形式。 不同尺度有不同尺度规范流的形式。 为何不是使某个流自身按照设计的流法去流,也是因为有些现实的关系,即完成某功能需要复杂的流法,或是需要的是不特定的流、或者难以规范特定的流、或需要规范不定量的流。 由于以上等等原因,自然设计的结果是外部(界)规范内部(流),而不是流的自我指引、驱动。 ●2019.05.18 ○净化=可利用型有序化。 [不可利用]跟[无序]是正相关。 [接通]同于可利用化,也可理解成类净化。 可利用是以个体汇聚的群体为主体而言。 是否可以理解为[死亡],尸体腐化的过程,是可利用者的主体转移。 主体由人、人脑,转移成寄生虫跟其他以单一菌种为主体的存在。 当群体里的多数个体不再或不能为群体工作,使群体不可保持一致性,即对群体来说那些个体即是[不可利用/无序],通俗理解就成负面的、骯脏的、需要被净化的。 抛开那些污名化理解,本质上只是为谁工作、以谁为主体、可被谁利用的差异。 ●2019.06.06 ○信仰之力即是愿力的变化型。 也可以简称为信即愿。 恶作剧的粮食来自于恐惧,也可以说惧即反愿。 ●2019.06.07 ○编织的核心概念:交替、交互。 概念反过来就是交替解或解交替。 ○编织的进阶概念可能是锁,编织若再紧一点就是加固了,绑的别人解不出来就是锁了,不一定要是死结,也可以是藏着活结。 ○螺旋是一种基础编织。 从单股双股到三股,如瓶盖、绳子、细绳编成粗绳。 ○编织是一种 "使交互"。 A线对B线交互的同时,可以增加B线对CDED线的交互。 单纯的界与流,讲的是被动的流,没有那么复杂的交互。单纯的高到低,热到冷,多到少。 编织的交互,继承了一点流的概念,也多了主动的意味。 ABC线的说法不太正确,应该说是单元,实际上可以是同一条线,基于某种方法,自己跟自己交互了。 ●2019.06.09 ○观察外来的讯息体,会引起头重感是用钳的方式。 也许应该多养个钳子类抓固。 ○应该对抓固的形保持更开放的态度,依需要进行的操作培养不同外型、尺寸的抓固。 ○抓固本身不同尺寸不能完全互相替代,比如说大手跟小手不能互相替代,小手集結成大手也不行。 ○所以目前需要培养的抓固有,大型、中型、大板型、中板型、小细型、微型、极小型…… ●2019.06.11 ○似乎抓固的形的改变只是为了配合动力元件指向性的变化,亦即动力元件可能才是主体,抓固力的形式是后果。 ○精神是意识的涵养物,就是更加滑顺跟携带更多能量的讯息体,也可以算是跟着意识的后备补给品。 灵魂是意识的沉淀物,不太随着意识动而动,携带着更多意识封存的资讯。 这三种,要活跃化都需要活性。 意识是随时消耗活性。 精神是消耗中度的活性。 灵魂是消耗少量的活性。 所以意识暂停的时候,没有用到的活性基本会充盈各处。 也类似于你说的意定神定。 但是当灵魂暂停的时候,它的设计本身就不太消耗活性,就只是不吸收进入封存状态,犹如种子,也不太会有能量漫出来充盈各处。 我说的以气养神相当于主动先送生命能量、活性给灵魂。 意定神定的流程是意识充满→精神充满→灵魂充满。 就是流程顺序、主动被动的差异。 ●2019.06.27 ○理解了編織術的優化方案,就是在線中加入了循環的概念與持續性能量來源吸收,簡稱編織術的成陣化。 ○推測從真層、深層、到思維組塊,可以建立一條通道(粗線)來增加感知能力,當中間路段(或許是中層)雜欲太多就會阻斷/影響這個通道。

●2019.07.03 ○我领悟到识引的引是有深度的,一种渐层跟递减,识引就是一种杠杆,也可说是一种叠加。 它可以往大叠也可以往小叠。 往大叠就可以召唤力量 往小叠就可以减耗力量 当然,更自然的是使用识引的本体自己提升力量就能召唤更多力量。 但是本体无法提升时就要考虑能否叠加层数。 ●2019.07.06 ○领悟到了编织术只是实现复杂操作的一个手段,而不能完全代表复杂度本身。 ○另外越是复杂的操作应该越是难被看懂。 ●2019.07.07 ○我理解了关于编织术可以整合抓固力、镶入法等等需求的说法。 是由于其复杂度足以呈现各种操作需求。 "足以呈现"这词的真意是心灵的初始状态为无形,难以透过有形去描述。 之前把这一系列都归纳到表达式的概念,即所有有形的讯息体都是无形讯息体的表达式。 而有形讯息体会有表达不完全的问题所以发展出了表达式重述。 也理解了透过提升了复杂度也能提升表达率(表达完整度)。 符码大概也是这样子的,能表达的就用字符,难以表达的就塞进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