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狂人日记》有感
鲁迅的作品在课本上大抵也接触过一些了,但相比起他的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我觉得那只是一个启蒙,相比起在课本上读到的文章,他的一些短篇小说在我看来更有魅力,我时常在想鲁迅在那个时代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今天读的《狂人日记》里面的狂人是怎样的一种形象,看了两遍,感觉有所顿悟,也许只是浅浅的理解,对百度百科的一番解释变个说法,但我还是决定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这篇小说篇幅不长,却很有“嚼劲”,整个故事都在围绕着,反抗封建社会吃人的封建礼教,一开始的狂人就表现出与周围环境与事物格格不入的形象,他在代表着那个时代哪些人的形象?我想是那些开始发现自己“吃人”及时清醒然后劝周围的人不要在继续“吃人”的那一批人,也许在日常的饭菜中难免混入“人肉”可自己确是无心的,他们发现了大环境里人们的“阴谋”他们首先站出来,劝人们不要再继续了。在我看来他们是值得肯定的,他们揭开了那层封建礼教的面纱,可触碰了大环境里面人的利益,你就得是一个被迫的存在了,于是人们冠以疯子的称号,就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有合适的“罪名”了,被吃了,也是理所当然,在那样一个环境下,随波逐流,继续吃人,可能是社会的大潮流,但总该有人出来,告诉他们不对,于是鲁迅就出现了,另一种声音也开始浮出水面,总该有人打破平静,开始为人间正义发生。
也许这就是鲁迅的意义,他的作品我会继续读下去,因为他的作品像我喜欢的李志的歌曲一样,让人保持清醒。
2019年3月20日晚
写于福州
-
王志虎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21 09: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