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蜩有了鹏的梦想
近日,重读庄子《逍遥游》,叹于庄子对“无于所待而游于无穷”绝对自由的追求的同时,从中产生了与文章表现主旨无关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鹏体型巨大,一击水就行三千里,环绕旋风可升腾九万里,因而,南冥是大鹏展翅而飞的梦想。蜩(tiao,蝉),最大的体长也仅有四五公分,与鹏体型相比可谓渺如尘埃。或许正因如此,蜩才会有“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的困惑。 我们不去评判和反讽蜩的“小知”,从另一个角度来想,若蜩看到大鹏迁徙南海,也想效仿大鹏迁徙南海,那结果会是怎样?大鹏迁徙南海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巨大优势外,还需要风作为助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此外,还需要聚集三个月的粮食,而三个月的时间已近乎为蜩的一生。结果不难想象,蜩徙南冥,犹如蚍蜉撼树,终其一生不能及也。 细想,蜩在榆树梢间飞舞是否胜于不自量地飞跃南海?此刻,不禁想如今又有多少人敢正对自我的渺小,安于自我能力范围之内的生活?人们总是期望更高的目标,当目标超过自身能力,努力追求而不得的挫败感往往让人沉沦,一蹶不振;又或者深深陷入自我怀疑中,游走在精神崩溃的边缘;此外,往往更多的人只是“精神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是驰于空想,却不曾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因此,对于自我正确的认知是能让我们不断前进的一个重要前提。确定合理的目标,准备好足够的“粮食”,迈开双脚,我们便可达到想要去的地方,多好。这个目标可能相对于强者、伟人的目标小不可言,但是对于自身而言却已迈出了一大步,并享受到了达成目标的喜悦,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