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道汝瓷,烈火出珍器 你的精神叫玉汝于成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世界文化史的丰富多彩留下了许多璀璨的成果,陶瓷艺术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既是文化遗产,又是工艺美术,一路发展演变,在宋代更是发展到高峰,汝、官、均、哥、定五大名窑闻名于世,瓷器也从交易品变成工艺品,成为中国名片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汝瓷,位列五大名窑之首,以造型古朴大方,色彩典雅明亮为特点的汝瓷,其釉清新秀丽,温婉明亮而不张扬,正如方中山的一句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说的正是这种玄妙。汝瓷的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罄,色泽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因其似玉非玉而胜玉,而被后人称“假玉器”。
经历高温烧制的汝瓷,每一件精品都是烈火真金般的考验,因烧制的成功率比较低,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同时也彰显每一件成品汝瓷的稀有而珍贵,据统计现在流传于世的汝瓷古物仅有65件,大多数珍藏与世界著名博物馆之中,这些博物馆素来也有“无汝不称馆”的说法,可见汝瓷在我国瓷器历史上的地位之不可撼动。中华文明传承至今,有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也有百折不挠的顽强信念,正是这不畏艰难,玉汝于成的时代精神,才创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和浩瀚的历史。

分享一个汝瓷十八件传世器型之一—玉壶春瓶的典故,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年来到汝州看朋友,他一向是个喜欢游山玩水赏民俗的人,所以东坡先生到各地查看,走到一家汝瓷作坊,看见一个老翁正在拉胚成型,想不到在汴梁城人们争相购买的、有着“假玉器”之称的瓷器竟然是在这其貌不扬的轱辘车的旋转中做出来的。苏东坡问老者:“我久闻汝窑瓷器贯通文化,诗词歌赋都能以绘画描述自己的内涵,这小小的瓷器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文化呢?”老者略一思忖,加快拨动手中的车盘,不大一会功夫便塑出一个撇口细颈,腹圆如倒置鸡心状的器皿来。老者说:“此器如心倒置,谓之‘心到’了,撇口寓示‘敞开心扉’。以拙器抒志示节,不知客官意下如何?苏东坡听了哈哈大笑,内心信服之至,果真是玉壶春瓶名不虚传,既有典雅的造型,又不失文人雅士的雅量胸怀。于是便有了“清如玉壶冰,贞见玉壶春”的典故,可见当时的人们对汝瓷的追捧至极。
汝瓷的美,美在它的色泽,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宛如一卷淡雅的素笔画,汝瓷的美,美在它的精神,千淘万漉虽辛苦,烈火烧尽出珍器,好似一幅雄壮的奔腾图;汝瓷的美,美在它的文化,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正是一首高洁的志向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