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爱上你之前的心理活动
这是我们见过一次后,他在出差前塞给我一张小纸条,我的心理活动。
一年前的东西,越看越矫情......
英国诗人约翰唐恩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只是墙内的她已然习惯了孤岛式的生存。她甚至以为每个人从出生以来,便带着一堵围墙,随着时间与成长,围墙的厚度日益增加,高度不断提升,最后将个体与世界在精神层面彻底区分开来。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围墙内,是殷殷切切的渴盼心思;围墙外,是不明所以的指点猜疑。所以筑起围墙,让对于自我的希望与对外面的失望一同在墙内枯萎殆尽。宁愿做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在孤独的世界里无羁无绊,岁月静好。
后来有人在她的墙外徘徊敲门,墙内的她探出头来张望,因他主动与世界破冰的勇气斟酌,最后还是选择了打破围墙,一寸一寸地,小心翼翼地接受来自另一堵围墙内的示好。外界的情怀好坏早已离她远去好久,虽然不知如何分辨这是新奇还是真心,但是如今她知道,如果没有当初尝试走出围墙的勇气,如今她会为与墙外的精彩纷繁擦肩而懊悔不已。
墙外是突如其来——又或者是夙夜蓄谋的温情。她伸出手,接受了来自另一堵墙内的小纸条。白纸黑字——喜欢被用确凿的文字固定下来,这下可以稍微放心,也算有底气可以允许自己继续敞开墙外的一扇窗了。
她想起昨夜告别前的朋友小聚,想起桌底下轻微碰触到的鞋跟,想起添茶加水时有意无意碰触到的指尖。不越雷池一步的克制与心知肚明的蠢蠢欲动。想起《花样年华》那样隐忍的感情,她以为自己不是那样的人——其实她是。
墙外还有你知我言的欢欣鼓舞。异乡思归是每一个游子都逃不过的宿劫,但是这他乡因为有一人为她喜怒哀愁而变得不再面目可憎。她拥有了七百七十公里长的思念和晨起晚寝的问安。城墙可以屏蔽外界纷扰,埋藏内心孤寂,却抵不住每日脉脉温情悄悄的侵蚀。
城墙在一寸寸剥落,甚至有点不攻自破的意味了。
其实每一座城墙内都是一个故事,有时这些故事的主人适应了墙内的安稳无扰,便放弃了再次出墙与陌生、新鲜相处的机会。久而久之,围墙越筑越高,心与心之间能够靠近的几率越来越小。
她说,体会七情六欲五味四季,其实不需要围墙来维持生活的安定,有时如果打通与另一座围墙的壁垒,与他一起体会世间精彩,是经历了便从来不会后悔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