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方寸永不乱
我的文字果然需要情绪背书,大脑在紧张和放松中循环,眼泪在眼睛眨巴中趁着鼻子的酸楚和蓄意一笑也渐渐散去了,看着书桌上绽放的洋牡丹,可能伤痕还在,但心里的苦也伴着春天的来临渐渐淡去了。
索性就此写个总结,留着以后翻翻,可能是另一番味道。
写在考试前—全职妈妈一年重返职场
如何让一个女人激进成长,生个孩子即可。
17-18年两年时间里曾尝试不同的方法调整自己的状态和生活,索性道德经解救了我,不断减法,不断打磨,找回了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真实的自己。
大概也是去年这个时候,马不停蹄是去年此时的真实写照,马不停蹄面试,搜罗机会,系统学习运营,几乎涉及郑州所有互联网企业,过程冗杂繁琐,好在结果都好:大部分都能拿到offer,只是逢临近去上班的日子会被自己的假想敌击垮,长久的没接触外物染上了社恐,没能很好的处理家庭关系背负道德绑架也击溃了自己的自信免疫系统,开始忧虑,有时候会抑郁,讨厌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便是这样的往复循环,在那两个月里,面试-offer-纠结-拒绝-在面试-offer-纠结-再拒绝。不可否认,我在这段期间面试中找回了之前的洒脱,嗯,一年没上班,我依然是我,赵老师眼中的面霸,职场精英,我确实从面试和准备中找回些曾经失去的东西。
直到我把郑州所有的互联网搜罗了一遍,感觉可能找不到更好的了的时候,机会之神敲打了下自己,是时候解决自己的问题了。也是这样坐在电脑跟前,跟着JT叔叔教的承认事实法,我找到了问题所在,是不自信成了自己焦虑的根源,害怕占据内心驱使自己退缩。当承认这一事实的时候眼泪哗的涌出来,是感动,是开心,感觉是自己成长的一大步,仿佛承认之后什么也不害怕了,只去做,好好做。
彼时正值闺蜜结婚要去度蜜月,她老公出不了国,我便陪着出去走走,这一走,走的洒脱,走的轻巧,走的爽快。回来的时候便去了一家去玩之前确定的一家公司回归职场,搬砖挣钱。
到现在想起这份工作我都满怀感激,感激人事(后来成了好朋友)对我的欣赏,感激这次重建自信的机会(事实是上班两天后便主导城市站工作,和95后们打成一片),感谢一直以来的好运气。
大概也是以上的综合作用拨动了不该动的哪条神经,燃起了想读书的欲望,势不可挡,才有了后来的备考。
备考总结
动了邪念之后就着手准备了,除去8月9月家里必须要办的事情,中秋节开始了自己的备考计划。
心里路程是这样的:
一定要考上—专业书看了一遍无感—第二遍无感—第三遍云里雾里—第四遍是拨开云雾见月明,然后复习进度飞快,10月的时候专业书已经从头背到尾了,那时感受最深的便是: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可以,没有难考的学校。于是便是家庭,孩子,学校的往复。
学校是家附近的专科院校,溜进去的图书馆自习室,印象最深的便是每每假期的学校图书馆,安静的有些可怕,好像是一个人的图书馆,就像跑不在操场上,整个世界只有自己,继续前行。
考研是自己的事儿,坚持不坚持也是自己的事儿。
我坚持到背后,有遗憾;但回想起来,也算是尽力了,没有抱怨,也高兴不起来。
大概写写不足便是专业知识不扎实,政治复习时间安排不合理,英语虽还不错,却是可以更好的。
成绩之后
其实完全是意料之中的,跟自己评估的分数不差太多,但是想有学上还是要努力的。四处打听一志愿排名之后便偏向调剂了,搜罗了全国该专业的学校,历年调剂信息,分数线,招生人数做了整齐美观的表格,有新的调剂信息就不充,按照往年的国家线,加上自己的准备,一直觉得调剂各不错的学校也不难,然后每天坚持英语外刊阅读,英语口语练习,专业名著阅读,在今天之前的每一天都不曾怀疑自己没学上。
倒是今天,国家线一出来,便决意要二战了。却也手脚不一,打开电脑把B区的学校各种信息速速搜集完毕开启一波机会联系,然后慢慢心平静下来,也就没什么了。
只想去好好拥抱这一路陪伴我的人,赵老师,父母,小可爱还有一直努力坚持的自己。
写在最后
最大的收获便是对“活到老,学到老”有了新的认识,变得随心,这一年渐渐对天文物理感兴趣,并在阅读相关书籍中获得乐趣;这一年也渐渐捡起了英语,并会继续捡起英文文学的热衷;这一年也渐渐形成新的问题的视角,更包容,也让自己更透亮。
每一分经历都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走进自己的骨子里,不管你的日子平静或波澜,愿你方寸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