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记牢,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高频考点!
教育学和心理学属于考试全题型模块,所占分值比例都比较高,是最主要的得分点。因此,如果考生的备考时间有限,则应当把这有限的时间花在分值比例最高的地方。
下面是教师招聘考试中一些高频考点:
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第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第三,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第四,发扬教育民主。
第五,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2)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现代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5)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现代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现代课程评价的特点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素质评价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4)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
(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过程的特点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直观性原则
(1)定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2)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②注意启发;
③讲究语言艺术。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势: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不足: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二)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三)使学生理解所识记的内容并把它系统化
(四)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象进行教学
(五)引导学生用“记忆术”进行识记,从而提高识记效果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
(一)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二)丰富学生知识,扩大表象储备
(三)创设想象情境,引发想象
(四)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他认为人类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它们排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层次。其中,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接着是安全需要,这两种需要我们称之为低级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处在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需要,这三种需要我们称为高级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较高的需要发展后,层次较低的需要依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则减弱了。
小学生的兴趣培养
(一)在活动中发展小学生的兴趣
(二)激发和保护小学生的有益兴趣
(三)利用原有兴趣迁移
(四)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①过高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过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降低学习效率。
②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反之任务难度低,动机水平要高。
③动机最佳水平与学习课题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一)精选教材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第一,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第二,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第三,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第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五,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