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男女平权
——不谈女权,只谈平权。不谈如何争取女性权益,只谈如何维护女性应有的基本权利。
男女由于生理、心理各个方面的不同导致男女之间本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个体,如果一味要求男女平等,其实就是对女性的不平等。女性因身材娇小体重较轻肌肉力量有限生来就应得到更多照顾,虽说弱肉强食,弱者该听从强者,但女性把握着生育的权利,这个权利会随着孩子在社会上的被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参照男女远古的分工也可知古代的父系氏族社会存在是有其原因的。即使女性需承担生育的风险,但对比之下,男人每日出去猎食的风险相对更大,男人的强壮导致他在男女关系中一直处于上风(类似弱肉强食)。
而今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女人不再守在家中相夫教子,承担所有家务,更多的女人完成了对自我权利的掌握,步入了学堂 ,毕业后获得一份好的工作,赚钱使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种种现象表明现代的社会分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人不再依赖男人外出猎食才能存活,男人却依然依赖女性的生育才能顺利的延续血脉,所以平权的倡导出现了,平权并不是为女性争取权益,因为这些权益是作为一个人本就该拥有的,所以我们不说争取,只说维护。
早期女权的高喊在中国各个地方零星出现,到现在依然在打击中毅然存活,但女权这个词给男性带来的不适和给女性带来的优越感注定这个权利主张无法大获人心。女权一说给了很多女性霸道专横的通行卡,要求男性无条件服从,有把整个社会颠覆成母系氏族社会的意思,给男性带来的更多是不满,也有男性表示愿意服从,只要在女权的旗号下,男人觉得服从什么都是应该的,就失了傲骨。
终于在群众中出现了一些清醒的人,开始提出平权这一说,女性生来是需要被更多照顾的个体,这一点无可厚非,无关于男女平等这个问题,同样的,女性在工作岗位上也是需要被更多照顾的人群,但现实是,在工作岗位中,女性遭受的歧视多样到可怕:签工作合同时要求两三年内不能有孩子(单位担心生孩子放产假影响单位的工作)在职场中遇到女性领导可能常有不合,男性领导很可能出现职场性骚扰,由于古时期的分配习惯残留,女性还是照顾孩子最多的一方,晚上、周末加班的人群中很难看到有家庭的女性的身影,“工作不积极”导致她们几乎无法晋升,那么女性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仅是生和抚育下一代吗?男性在拼搏过程中得到的并非只有“养家糊口的金钱”,更多的是自身作为一个人需要的自我肯定,通过不断提高自我社会价值来增加内心里的自我价值感,这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精神需求,而在孩子刚出生的一到两年,母亲扮演着主要的抚育者角色,抚育孩子很难得到如此之多的价值感,因为孩子要学习的很多东西都是他们自己可以通过时间来摸索研习的,母亲只是作为一个看护人,保护他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身体少受些伤害(参看蒙台梭利教学法)。所以有研究表明,孩子在出生一年内女性的自尊心水平会下降30%,因为做家务,喂奶,为孩子讲睡前故事,这些事是很难让你体会到自己的社会价值的。社会在面对这些无可奈何的状况时,是否应该学习如果通过提高高薪阶层的税收来为在职女性提供一份保障。
在社会的惯有思维里,女性也是依附的一方,发生出轨行为女性很难提出离婚,有经济方面原因(上面一段提到的社会遗毒),也有社会原因,我不敢去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纠其根底很可能是大多数人心中到现在还觉得女性的存在是由于她的功能性:生育性、性爱伴侣和家庭主妇。社会经过这么多年的变化,社会形式已经相当复杂,如果以一个单一的眼光来看待所以问题当然是太可笑了,然而看待女性的眼光是在改变,但改变的方式不尽人意。女性和男性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稍显柔弱,所以社会对女性更多关怀是要建立在尊重之上的,如果男性依然通过无条件包揽下所有责任以图控制女性,那女性依然是男性豢养在家中的一只鸟。
因为社会原因导致的男女不平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衍生了很多社会问题,例如因离婚成本降低男性出轨率大增,例如因缺乏父亲陪伴现一代很多男性缺乏男性气质,例如因为女性对离婚的恐惧,很多家暴行为无法被停止,例如因女性在岗位上的很对不便,导致领导层基本都是男性,谁能肯定的说,男性的思维就一定是最适合决策的吗?
我的这篇文章是希望大家看到正确的男女权利维护之路,不要再非黑即白,一味的男权或女权都是社会的灾难,男女平权我们可能做不了什么巨大的推动,但从我们自己做起,尊重你身边的,男人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