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味·冬味 火菜
火菜和火没任何关系,仅是一道凉菜。
原料也很简单,把红根菠菜、白菜心、鸡蛋饼丝、粉丝拌在一起,再淋上糖、醋、蒜泥,加点儿盐,就完成了。
红根菠菜喜冷,大白菜是北方的“灵魂”。冬天最常见的两样菜一碰,就成了火菜。
火菜看起来很普通,却是我们家年三十儿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按我姑的话来讲,“火菜火菜,红红火火,过年一定得吃火菜。”
至于为什么叫火菜,没人知道。也可能是叫“伙菜”,也或许因北方方言的缘故,把“合菜”叫成“火菜”。不管怎么看,“合菜”也比“火菜”来得更贴切些。一道凉菜叫“火菜”,吃进肚里却是凉的,总有种“驴唇不对马嘴”的样子。
记得小时候回老家过年,老家是典型的北方乡下,炕是唯一的取暖工具。只要不下地乱窜,就保准裹着被子坐在炕上,而且得是靠近灶的炕头。被子不能独享,总会被塞进各种东西,果酒、橘子、苹果,甚至是大白菜。也仅有做火菜的时候,才暖和一下大白菜。
逗趣的是,火菜只选大白菜最里的白菜心,外面的一层层菜帮子是不取的。所以搁在炕上的大白菜,总是“尸位素餐”,吃的时候还是“呲溜呲溜”地冻牙。
糖和醋是火菜的“灵魂”,比例如何,那就得看做菜人的口味儿如何。奶奶喜食糖,所以火菜偏甜,姑姑家的火菜,就以醋为主,糖为辅料。但不管怎么放,没人会挑理,因为这道菜重在寓意。
过年串门走亲戚,家家都会拌一大盆火菜,每顿盛宴也必然来上一盘。酒足饭饱后,火菜要见底,只有吃见底,才寓意这一年都能红红火火。
孩童时代除了吃肉,对蔬菜一律不喜欢,所以对火菜没有什么太好的印象,只认为就是一盆拌蔬菜,是喂兔子吃的,所以仅挑些鸡蛋饼丝来吃,还不能沾上蒜泥。
每家父母对孩子不吃蔬菜都深恶痛绝,为此我挑食的毛病没少招父母数落,连过年都不例外。每到这时,奶奶就不乐意了,说“嫚儿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大过年的你们管什么”。不仅如此,奶奶每次摊鸡蛋饼时,都会多摊点儿,独给我留出一小份儿。
所以,过年的饭最香,因为可以只吃自己喜欢的东西。
现在,对火菜愈发的喜欢,不再单单只挑鸡蛋饼丝来吃了,连红根菠菜和白菜心都变得可爱。多放糖、醋,清新爽口,若是再配上一碗粥,感觉整个冬天都暖了起来。
只是遗憾,当我喜欢上吃火菜的时候,却再也尝不到奶奶的手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