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艰难小生死,万代权衡大是非。
1898年9月28日,戊戌政变失败,慈禧太后下令斩杀谭嗣同、林旭、刘光第等“戊戌六君子”。
清朝廷对于杀犯人很是讲究,午门用来斩首权贵,所用砍刀是钝刀,用来增加犯人的痛楚;菜市口用来斩首平民,所用砍刀是利刃,用来解脱犯人的痛苦。
谭嗣同等人被斩杀于北京菜市口,但行刑所用工具是极钝的“大将军刀”,其实就是没有开刃的铁片。一刀下去只见伤口,连续多次头还不会断,要死不活,何其痛苦。
因为慈禧太后对他们恨之入骨,即使是死也要他们不得好死。
谭嗣同排在第五个,临行前挺直身躯,意气自若,大声疾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刽子手举起祭刀,连砍了28次才砍断这颗倔强、正直、响当当的头颅。
谭嗣同,一个只活了三十三年的英雄侠士。
生为维新而生,死为变法而死,九死一生其犹未悔,以生命为代价的不负初心有几人能做到?
01
清同治四年(1865年),谭嗣同出生在北京宣武城南懒眠胡同邸第,因这“懒眠”二字俗气,后来谭嗣同改作“孏眠”二字,现名为烂面胡同。
父亲谭继洵时任户部员外郎,后又升任湖北巡抚。可以说,谭嗣同是根正苗红的官二代子弟,日后想要出人头地、在朝中谋个一官半职是分分钟的事情。
但十二岁的谭嗣同便迎来了人生第一大劫,光绪二年春天的北京城爆发了一场大瘟疫。谭嗣同不幸在大疫中传染,昏迷了三天三夜,竟又奇迹般复活。可他的母亲、大哥和二姐没能躲过这场劫数。故取字为复生,死而复生。
翌年,父亲到甘肃赴任,死里逃生的谭嗣同便回到了湖南老家。在那里,他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在欧阳先生的启蒙下,开始对王夫之的思想产生兴趣。
他还师从涂启先,系统学习中国典籍。谭嗣同读书并不是为了考取功名,对所谓的八股文章甚至很是反感,他曾在课本上写下“岂有此理”四个字以示抗议。
这样的学习态度,自然连乡试都考不上,身为朝廷命官的谭父非常生气,觉得他有辱门楣,对他严加管教。谭嗣同仍旧是随性而为,过着他“廖天一阁主”的潇洒日子。
少年热血儿郎,总是喜欢闯荡江湖,两年后(光绪十年)他毅然离家出走,游历五湖四海,足迹踏遍十三省。曾策马射猎,七昼夜骑行1700多里,虽然屁股都磨烂了,血染裤衩。
02
他不但饱读诗书,还喜结交义士英豪,“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曾和当时一位“关东义侠”大刀王五结拜,成为生死不渝的挚友。
那一段剑胆琴心的岁月,是他短暂一生中浪漫高歌的写照,也将他锻造成彻底的民族革命英雄。
谭嗣同从王夫之的思想中找到了拯救天下苍生的思想,同时他又积极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刊,汲取的知识越多,他就越感到清王朝“君主之网罗”,社会“伦常之网罗”必须冲决,改革时弊才有挽救世运的可能。
他做好了为变法而死的准备,在1896年带着一副忠肝义胆来到了京城,花费一年时间写成了《仁学》一书。在书中大声疾呼实行维新,立倡西学,“摒弃一切,专精致思”。
谭嗣同的慷慨陈词使得他结识了两位同仁,康有为和梁启超。
康有为其时三十八岁,中了进士第五名,学问极好,已著有《新学伪经考》、《日本变法考》等书,又在京师开强学会,还联合各省举人一千两百人上书请求变法。
梁启超其时只有二十三岁,与康有为是师徒,但他的学问不在老师之下,喜欢研究佛法,志在救世。
三个有思想、有信仰之人的会面,预示着中国即将发生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终于在1898年的六月,光绪皇帝召见了康有为,那是君臣的第一次见面,康有为已经等了十年之久,机会难得,两人一谈就谈了两个小时,维新变法就此成形。但这次秘密会谈招致了西太后慈禧的忌恨。
03
六月十一日光绪皇帝昭定国是,宣布变法自强,两日后谭嗣同被侍读学士徐致靖上疏保荐,入京前他给自己的夫人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
谭嗣同乘愿进京,他称自己是“为四万万人渡劫”,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激流里,他不负初心,与刘光第、林旭等人同参新政,被擢为四品军机章京。他力辅光绪帝推行变法,整顿官职,紧锣密鼓地进行一连串的改革。
变法进行到九月,慈禧太后却把光绪囚禁了起来,康有为、谭嗣同等人接到了皇上的密诏。变法进行不下去了,维新人士处境极为险恶,当务之急要围园救驾,可谁来做这件事?
康有为坐上了去往天津的火车,在英国人的帮助下,成功逃脱追捕;梁启超被日本人收容,暂避在公使馆;只有谭嗣同义无反顾,选择了留下来,做政变的牺牲品。
他把唯一的希望押在汉族军头袁世凯身上,死马当做活马医,如果袁世凯能深明大义,事情还有转机。
可是最后一步险棋下错了,谭嗣同谢绝了友人请他暂往日本避难的劝告,小时候他已经经历过一次死亡,死在他眼里没有什么可惧怕的了。他要用死来证明中国前途只有一条路,就是革命,不要再妄想走改良的道路了!
在被捕前夕,他还很从容地为父亲造出几封告诫儿子的家书,以免家人遭受牵连。而另一位维新派张俭因为仓皇逃窜,连累了许多亲友,艰难一死。
二十八日的菜市口比往常更加热闹,戊戌六君子就要在此行刑。谭嗣同挺直了腰板,微笑地看向众人,仰天大呼: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的生命终结在三十三岁,虽如同昙花一现,华丽璀璨,却在百年后依然铭记在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