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凤凰
不死凤凰
文/尤洋
引言
无论你是否相信传说,凤凰早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之一。而借用凤凰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本身便也具备了这一形象所代表的不死精神。著名艺术家徐冰和他的团队历时三年完成的作品《凤凰》,不仅是一项涉及到多方环节,操作复杂的巨大工程,作品的落成也为北京这座城市带来了一道超现实主义的奇妙景观。
正文
3月28日,两只巨大的凤凰在北京CBD核心区域徐徐“飞升”,凤凰粗糙质感的人造印记与周边象征财富的高大写字楼丛林,象征话语权的央视大楼形成强大对比。
3年前,艺术家徐冰应某地产商之邀开始构思一件巨大的装置作品,用于填充其位于东三环的写字楼中庭。而如何运用作品自身体量与所处环境产生互动张力,正是艺术家在历年创作上体现出的极为有兴趣的一个创作方向:早在1987年所创作的作品《天书》中,徐冰便显示出对作品空间感把握的天赋,而近年来的作品《猴子捞月》与《紫气东来》,更是与他们的长期安身之所--在北京的美国使馆和在华盛顿的中国使馆的中庭相应得彰。
2007年春,徐冰前往彼时尚未完工的写字楼寻找创作思路。在现场考察过程中,徐冰既感受到那可以预见到的现代化大楼的华美,也为工地上极为原始地陋的施工环境所震惊。同时,这栋大厦的建设也正是北京朝向国际大都市大步伐迈进的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城市生长所带来的施工废料等排泄物正在以几何型速度增长,而从始至终贯穿的是低廉、非常规、带有中国特色的施工方式。于是艺术家决定就地取材采用建筑废料作为作品媒介,并且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的寻找并吸收着其他的建筑废料。最后完成的凤凰上有着挖土机的臂做成的脖子,安全帽做成的凤冠,建筑钢条做成的尾巴和铁锹做成的羽毛。由于材质的特性和加工方式,《凤凰》的肌理呈现出一种原始有力、略带紧张的质感,又带着明显的民间印记与幽默感。“我喜爱民间艺术的特点,它们往往用最低廉的材料,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采访中徐冰如是说道。作品庞大的体积对观者带来了视觉压迫感,而身为百鸟之王的凤凰,即有凶狠的一面,也有温存浪漫的一面。每到夜晚,镶嵌于肢体上的LED灯亮起,耀眼得通体透亮的凤凰宛如神鸟自仙境从天而降,成为一道神秘又梦幻的风景。
《凤凰》历时三年的诞生并非一路风顺,对新材质使用因为没用经验而不得不进行大量实验并且据此修改方案;奥运会期间北京全部工程停止使得作品原材料的供应匮乏;2009年的冬季由于防腐剂的送货延迟导致作品险些锈坏;而其中最关键的,是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原来的委托方出于资金压力取消了订制项目,工程浩大的作品虽已接近完成,但找到新的接收方成了更为紧要的命题。幸好在创作工程中,《凤凰》陆续得到业内的关注,在多方沟通下,最后作品不仅被台湾收藏家斥资2000万人民币买下,并有望在世博会主题展中亮相。无论你是否相信传说,凤凰早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之一。《凤凰》这一作品诞生的种种周折,机缘巧合的映射了这一形象所代表的不死精神。
凤凰 今日美术馆 -4月17日
文/尤洋
引言
无论你是否相信传说,凤凰早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之一。而借用凤凰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本身便也具备了这一形象所代表的不死精神。著名艺术家徐冰和他的团队历时三年完成的作品《凤凰》,不仅是一项涉及到多方环节,操作复杂的巨大工程,作品的落成也为北京这座城市带来了一道超现实主义的奇妙景观。
正文
3月28日,两只巨大的凤凰在北京CBD核心区域徐徐“飞升”,凤凰粗糙质感的人造印记与周边象征财富的高大写字楼丛林,象征话语权的央视大楼形成强大对比。
3年前,艺术家徐冰应某地产商之邀开始构思一件巨大的装置作品,用于填充其位于东三环的写字楼中庭。而如何运用作品自身体量与所处环境产生互动张力,正是艺术家在历年创作上体现出的极为有兴趣的一个创作方向:早在1987年所创作的作品《天书》中,徐冰便显示出对作品空间感把握的天赋,而近年来的作品《猴子捞月》与《紫气东来》,更是与他们的长期安身之所--在北京的美国使馆和在华盛顿的中国使馆的中庭相应得彰。
2007年春,徐冰前往彼时尚未完工的写字楼寻找创作思路。在现场考察过程中,徐冰既感受到那可以预见到的现代化大楼的华美,也为工地上极为原始地陋的施工环境所震惊。同时,这栋大厦的建设也正是北京朝向国际大都市大步伐迈进的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城市生长所带来的施工废料等排泄物正在以几何型速度增长,而从始至终贯穿的是低廉、非常规、带有中国特色的施工方式。于是艺术家决定就地取材采用建筑废料作为作品媒介,并且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的寻找并吸收着其他的建筑废料。最后完成的凤凰上有着挖土机的臂做成的脖子,安全帽做成的凤冠,建筑钢条做成的尾巴和铁锹做成的羽毛。由于材质的特性和加工方式,《凤凰》的肌理呈现出一种原始有力、略带紧张的质感,又带着明显的民间印记与幽默感。“我喜爱民间艺术的特点,它们往往用最低廉的材料,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采访中徐冰如是说道。作品庞大的体积对观者带来了视觉压迫感,而身为百鸟之王的凤凰,即有凶狠的一面,也有温存浪漫的一面。每到夜晚,镶嵌于肢体上的LED灯亮起,耀眼得通体透亮的凤凰宛如神鸟自仙境从天而降,成为一道神秘又梦幻的风景。
《凤凰》历时三年的诞生并非一路风顺,对新材质使用因为没用经验而不得不进行大量实验并且据此修改方案;奥运会期间北京全部工程停止使得作品原材料的供应匮乏;2009年的冬季由于防腐剂的送货延迟导致作品险些锈坏;而其中最关键的,是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原来的委托方出于资金压力取消了订制项目,工程浩大的作品虽已接近完成,但找到新的接收方成了更为紧要的命题。幸好在创作工程中,《凤凰》陆续得到业内的关注,在多方沟通下,最后作品不仅被台湾收藏家斥资2000万人民币买下,并有望在世博会主题展中亮相。无论你是否相信传说,凤凰早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之一。《凤凰》这一作品诞生的种种周折,机缘巧合的映射了这一形象所代表的不死精神。
凤凰 今日美术馆 -4月17日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