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一个人是常态
不如意事多,可与人言寥寥无几。最近身边发生了太多事情,男朋友父亲车祸去世、我父亲因工资纠纷扯上官司……
即将步入而立之年,面对生活中的无常,我依然会恐惧、会不知所措;但该面对的逃避不了,只好逼着自己成熟;去宽慰需要安慰的亲人、帮着咨询律师、被忽视的委屈夜里悄悄地流泪释放、白天继续面对工作带来的种种挑战和不怎么简单的人事关系……生活要继续,就要逼着自己去蜕变,去成长,去懂事。
开始领悟到杨绛先生说的那句话: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小时候,总想着快点长大,早点工作赚钱,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想象都觉得多么的精彩啊!长大后,知道了赚钱不易,通晓人情世故但不想自己变得世故,于是经常和身边的人格格不入,经常独行,一个人看书、吃饭、看电影、健身……竟也怡然自得,只是在身边人眼中,会认为自己是个另类,性格孤僻、高傲、内向、情商低、不懂阿谀奉承、不会拍马屁,然后断定性格决定命运,此人走不到高位上。听到这些我只有苦笑,不奢求每个人都能理解,世界大同,且允许每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存在,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有些棱角,哪怕是用一辈子的时间,也很难磨平。也许就是他们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吧。
每天读书和健身是唯一能让我身心放松的方式,工作的城市三江交汇,只要不加班,饭后听着音乐或广播都要沿着江边运动1个半小时,这段时间也是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沉淀的时间;回去洗完澡开启晚间阅读时光,与世界上的很多作者进行灵魂之间的对话,洞察他们的内心。从未有此时,让我觉得内心是淡定且从容的。
和男朋友不在一个城市工作,感情的维系也基本上就是发个短信或打个电话,过了最初的小兔乱撞的时期,感情也日趋平淡,曾经会把心思放在他身上,关心他的各种行程安排,关心他怎么不关注我,诸如此类等等,后来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是逐渐失去了自我,于是开始利用这个时间去充实自己,除了父母,其他人对自己的爱都不是无私无偿的。就像手中的细沙,攥得越紧,反而流失的更快。
一个人的世界是孤独的,但是也可以很精彩,逐渐的变成了常态,生命短暂且无常,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