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读书笔记
2018-06-25 《刻意练习》
好友推荐的一本个人提升类书籍,今日读了引言和第一章。通过作者的研究,他认为并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天才,卓越都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达到的。他列举了莫扎特的例子,说他在几岁的时候就被父亲全职进行训练,以致其具有很高的音乐才能。
作者说,天赋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去创造而不是发掘。刻意练习可以改变人大脑神经的连接方式。当然关于天才和天赋他也没有说得很绝对,作者的观点是,大多数“天才”都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训练出来的。(以上观点将信将疑,与《动机与人格》中马斯洛的对“人必须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人”的观点似乎有些矛盾。有待进一步探究。)
第一章中作者说练习以达到进步的几个原则:专注的有目的的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有反馈、走出舒适区、遇到瓶颈改变方法、不要自我设限和找到不断练习进步的动机。(赞同,走出舒适区的观点在其他书籍中也看到过。)
2018-06-26 《刻意练习》
大脑与身体一样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通过刻意练习和训练,可以增强它的能力。作者列举了伦敦出租车司机的例子,通过对他们进行地址记忆训练,他们大脑中的海马体某个部位增大了。这是训练对大脑生理结构的改变。
作者再一次提出要走出舒适区。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都有一种保持稳定的趋势,只有我们走出舒适区,长时间的打破这种稳定,通过训练才能使其功能增强。
小孩在发育阶段,对大脑的训练可以更容易地比成年人增强大脑的能力。所以要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刻意练习。当然成年人通过训练也可以改变大脑神经的连接方式,增强某一方面的功能。这就是说,人的潜能是可以通过训练增强的,不论是音乐天赋还是运动天才。(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刻意训练可以成就“天才”,听起来很像那么回事。)
2018-07-01 《刻意练习》
心理表征,我理解的就是人在大脑中建立的一种思维程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记忆和处理信息。
作者举了象棋大师的例子,他对棋局的可以是有意义的记忆,而且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刻意练习就包括创建心理表征。创建心理表征有助于磨砺技能,磨砺技能也有助于改善心理表征,这就是良性循环。
2018-07-06 《刻意练习》
什么是刻意练习?有目的的练习,有技巧有方法的练习,长时间的练习,建立起心理表征的练习,有导师指导的练习,有反馈的练习。
作者说,刻意练习最好是可以从前人那里获取方法和经验,比如那些有准确评判标准的事情,如运动项目、音乐艺术以及其他竞争性事项。这些事项已经形成了一套良好有效的训练机制和方法,包括良好的导师,所以我们能够进行有效的刻意练习,进而获得提升,达到卓越。
但是有很多事情根本没有评判超准,比如最好的建筑师,企业家等等。但仍然可以运用刻意练习的原则,那就是:找到行业内的杰出人物,判断杰出人物与其他人的区别,最好还能找到优秀导师。
作者批判了一万小时法则的鸡汤性,但他肯定了一万小时法则中的一个观点: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成为杰出人物,需要付出许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这个似乎我们都难以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