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冲动
以前常用博客,今天登陆上去看看,考研时写过一篇博文——生命的冲动。虽然那篇博文的内容现在看来已经完全没有印象。可却发现,一直以来,我就对生命力这个东西非常痴迷,所以一旦在飞的身上感受到,就会完全陷入,不可自拔。现在将自己写的那篇博文转发至这里。
梁漱溟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他的哲学思想当然密不可分。他的著作《东西方文化哲学》中将东西方文明划分为东西方的“意欲”(will)不同,西方文化的意欲是向前的,这种意欲向前的精神,产生了科学与民主,促使了物质的不断发展,印度文明的意欲是反身向后的,这种意欲追求的是涅槃,强调人的完美奉献轻物质,造成了他以宗教为中心,求得解脱的文化;而中国的意欲既不向前也不向后,而是精神层面的,而且常秉持着艺术的精神。
梁的哲学观点受到法国哲学家伯格森生命哲学的影响,伯格森的生命哲学是一种非理性主义哲学,同西方一直以来的强调科学理性主义的哲学不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哲学家伯格森之流看到了科学理性的羔羊带给人类的灾难,感到科学的高度发展理性的充分应勇并不一定导致人类生存的幸福。伯格森提出一个概念——生命的冲动。这种生命的冲动让人的发展向着两个方向,一个是向上的精神追求,另一个是向下的物质追求。这两种追求都来自与生命的冲动,生命的冲动让人具有创造性,它会让人朝向越来越好的、高的精神境界去发展。伯格森的这种生命哲学特别强调对过去传统的尊重,而且特别强调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其强调的是不同于杜威的达尔文式进化的另一种进化,这种进化强调过去历史的重要性。
以上是听到老师讲的,我凭借记忆总结的,在此,我想到了我曾经写过的一篇东西,有关天人合一,担心物质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有一天会直接造成人类的毁灭,这种想法当时只是觉得类似于老子的道家思想,不过其实我并不赞同老子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的思想,以为还是应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里看到又类似于伯格森的生命哲学观点。一直有种感觉,其实关于人文科学,自古以来,古今中外都差不多研究遍了,我们现代其实并没有新的创造和进步,也许真的要向梁漱溟说的一样,返学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学习古人的生活态度及哲学,和乐恬静。
不过,我还是希望以后人类能凭借生命的冲动,创造出更合理、进步、逻辑严密,并具有美学的人生哲学。
-
豆友174157092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20 1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