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星光大道的日子,简直是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星光大道,上连邕江大桥,下接银海大道,笔直地紧连南宁市中心的朝阳商圈,车道一直都挺宽敞,不堵车时行经此处,常会觉得自己嗖的一下就下了江南。
不过市中心的繁华并没怎么蔓延过来,过了邕江大桥进入江南区,给人的感觉趋于安稳,似乎周围的街道都被按下了音量渐小的按钮。

早年间,南宁城区发展尚不均衡,繁华地段集中在江北的兴宁老城区,于是江南区在民间就有了“宁要江北一张床,不要江南一套房”的调侃话。
话虽如此,江南还是聚居了很多老南宁,大半辈子顺顺当当地生活下来,更无所谓江南江北。而星光大道,一直以来也有着自身的“高光”之处。
以“星光”之名呼唤我
星光大道之前并不与“星光”沾边,而直接叫“江南路”,简单而朴实地以方位示人,这就是进入江南区的主干道之一。
宽阔的路径,成熟的绿化带,是很多小时候生活在周边的南宁人对这条大马路的初始印象,父母或是骑单车或是开摩托带着他们穿梭在星光大道的林荫下,绿化带上纤长的叶子曾无数次撩拨他们的脚丫子。

2005年,江南路改名为星光大道,这也是南宁市群众积极评选和政府研究审定的结果。之所以改名,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还有一条路叫“江南大道”,两条路名过于相似,容易让人混淆。而之所以命名“星光”,是因为当时这条路上的南宁剧场和广西体育馆可谓“文体两开花”,算得上星光璀璨。
前些年,由于已经投入使用多年,道路出现老化受损,再加上地铁2号线的施工需要,星光大道的部分路段曾经历过长时间的修整施工。现在的星光大道已经与地铁2号线融为一体,地上的奔走与地下的穿梭双管齐下,让江南区交通生命线的质量大为提升。
邕江以南,生活无恙
如今房地产的“魔掌”已经伸向了星光大道沿线,新南宁人渐渐涌入,不过这一带的老南宁人仍旧不少,最明显的特征是,南宁白话的氛围在这里依然恰到好处。
每天,路边的小公园里都有大叔大妈自带乐器,弹唱粤语小曲自娱,老南宁人多,老印记的存留率自然也不低,比如国宾酒店级别的西园饭店,那片满是荣光的土地让老南宁人甚是怀念。

由西园饭店而得名的,还有西园转盘。如果是搭公车下江南,当你感觉莫名有一阵持续性的惯性迫使身体倾斜时,你便可知自己已经到了标志性的大转盘。每次围着这个转盘绕小半圈,都能短暂找回那种在游乐园坐旋转飞椅的飘忽感(不知道有多少南宁人小时候在大人的摩托车后座上被甩歪小屁股)。
在南宁的公路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朝阳环形大转盘、七星路大转盘、友爱路大转盘、南湖大转盘、五村岭大转盘、火车站大转盘和江滨大转盘,几十年过去,最终只有西园转盘在城市建设的更迭中被留存了下来。

其他街道的居民不管因何事去往江南,大都不会错过平西夜市。
平西夜市,毗邻平西村和福建园社区,算是在老城区与城中村驳接的场所,其实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离中山夜市不算远,但跨过邕江就算是江南区人民所专属的了。

受诱惑于经典南宁美食,每天有很多周边居民按时前来报道。夜宵程序必备的蒜香生蚝和臭豆腐、玉林风味的一切、温润充实的卷筒粉、解腻的老牌酸野和绿豆沙,看似“相貌平平”,实际上每一口滋味都操控着场上所有空无一物的胃袋。这晚能否带着满足感入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觅之食是否给力。
当年这里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落脚之处,现在又挤进了创业谋生的小商贩青年。短短的一条夜市街,食客来这里找生活,商贩来这里谋生存,人气不及咫尺之外的明星夜市中山路,但默契的夜市节奏常年证实着星光大道的宜居氛围。

小时候,CX一家四口住在平西附近,哥哥经常带她偷溜去平西夜市吃东西,谁能想到,当年只是一个小女孩的CX就已经开始疯狂沉迷平西夜市的臭豆腐和螺蛳粉了。一旦沾染这种级别的气味,就很容易被家长嗅出不对劲,只能先在附近浪一圈再曲线回家。
家里经济条件渐渐好起来之后,CX一家就从这一带搬走了,后来便再也没怎么去平西夜市,不过每每想起这段刺激的觅食经历,她还是能闻到销魂的臭豆腐和螺蛳粉味。

提起平西夜市,顺带还要提起每年深春时节平西村的三角梅。每当这条巷子半空铺满玫红色的小花瓣,赏花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就从南宁各处汇集而来,平时不算太热闹的平西村也因此名声大噪。
觅食归来,手边提着一袋酸野,一边吃一边抬头赏花,掏出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不间断地拍摄。毫不尴尬的45°角完美承接晴空下的三角梅,有那么一二刻你甚至会忘记市花朱瑾花的存在。

从夜市到商场,星光大道一路成熟的商业综合体不少,囊括各个档次的消费场所,生活的便利程度肉眼可见。不过这么多年下来,江南梦之岛免不了落下旧迹,牢牢地镶嵌在周围的小商场小集市中,抵不过不远处的江南万达。
前几年的新起之秀江南万达,也是一片有故事的土地,当年南宁最大的海鲜批发交易市场就安插在此处,每天从凌晨开始手忙脚乱,忙碌过后徒留一滩水迹,当然还有关于海味的幻想。海鲜市场搬去五一路之后,万达也很快拔地而起,这片土地再次成为江南区人民闲暇时刻的大本营。
而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在星光大道集齐之后,总是还能再添点什么的。

生活在南宁,对于“文化沙漠”的标签大家也都深感无力,实际上稳坐星光大道的南宁剧场、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和广西体育馆,一直是南宁最具文体风情的场所之一。它们承包了大大小小的文艺演出和体育赛事,这也正是整条星光大道的精华所在。而南宁市图书馆新馆在迁往五象新区之后,位于江南区的旧址仍完好保留,依然在其他类型的市民活动中提供服务。
星光大道将整条街的“星光”福泽众人,这种恩泽也让周边居民享受到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哪怕这条街也有很多老旧建筑需要抢救翻新,哪怕曾经让人引以为傲的文体星光暂时还无法“出圈”,它仍一如既往地聚拢着某种典型的江南式生活风格。

扯淡:
此道非彼“道”
央视选秀节目《星光大道》大火的那些年,南宁的星光大道就很尴尬地被一些网友误解了。也由于街道名字与很多事物产生字面联系,这条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被传销人士盯上,话术中拙劣的强行脑补让人啼笑皆非。每次南宁人听到相关流言,都不免无语,只能希望星光大道之类的街道能早日摆脱这种莫须有的低级骗局吧。
摄影:阿飞的飞
排版:猪腩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