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复试经验帖】清华“面霸”学长,谈新传复试的八项要求

你好,我是带鱼学长,清华学硕普新方向。而我在考研复试现场遇到的老师,就是你在教科书上看到的那些人名,比如陈昌凤、沈阳、彭兰。我目前任职于北京一家国企单位。
相比于初试,复试对于考生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并且,这是你与考察老师第一次亲密接触,你的个人表现和状态一览无余,因此复试中的“面试”往往占据更大比重。以清华为例,每年复试中的笔试占100分,面试则达到了400分,面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以下,我整理了【关于复试的八条建议】,既是清华大学的经验,同样也适用于其他院校的复试,希望为大家给出一些提醒,避免踩雷。

· 关于笔试
1、知识点考察与院校特色、老师特色结合的更加紧密。
复试的知识点考察不像初试那样追求“面面俱到”,这一轮笔试题量更少,时间更短,考察更具有针对性。通常会与报考院校和该校老师的研究领域结合的更紧密。因此在准备时,要对报考院校的研究特色和优势做足功课。真题而论,2018年曾考察“为什么微信这种平台假新闻更多”。非常符合清华对于媒介和媒介技术的考察青睐,这里体现的是一所院校的考察特色。
2、考察角度偏向宏观。
相比于初试的笔试,复试的笔试对考生的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就是考察学生能否站在一个相对全局的高度,有一个整体化的思维框架。这需要大家有更好的知识点整合以及联系不同知识点的能力,比如“新媒体技术对公共信息传播模式的影响”这样的题,就是给出一个主题和目标对象,让考生自己去总结归纳,既要熟知其中的代表案例,又要有提炼分类的能力。
·关于面试
3、面试的自我陈述材料非常重要
所谓的自我陈述的材料,也是清华研招办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大致包括:个人背景、优势与特色、研究(获奖)经历、研究展望四个方面(不唯一)。篇幅不超过两页A4纸。通常你在进行自我介绍的同时,老师们同时看你的材料。在你介绍完之后,老师们会撷取材料上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提问。
陈述材料既是你向老师展示自我的方式,引导老师向你擅长熟悉的领域进行提问,同时也一定要避免自己给自己挖坑,被老师揪住软肋。比如有的同学在本科修过双学位,于是在自己的陈述中写了大量关于双学位的内容,其实自己并未对该领域做好充足的准备,结果在老师面前露怯,回答不好。因此材料内容要仔细斟酌,并且在完成后要认真修改打磨。
此外,如果你有其它比较好的作品、获奖材料,也可以一并带来交给老师,但是不要多,挑你最拿的出手的就好。
老师就曾依据考生的简述,提问考生:在新闻传播学专业书籍之外看过哪些书?在考生给出答案之后,老师继续追问这两本书之间的差异。
4、对面试老师做足功课。
面试老师每年人员都相对稳定。清华每年会有五到六位老师进行面试,每位老师代表着不同的领域,通常会结合各自研究领域进行发问,这需要你熟悉老师们的各自领域,同时对老师近一年的论文要非常熟悉。提前对老师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预判。例如沈阳老师一直研究大数据,就曾在面试中提问学生大数据和区块链的弊端。
5、跨专业同学要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
这条建议是专门为跨专业同学准备的。如果初试对于各位跨专业同学来说是一种劣势,那么一旦你进入复试环节,你的其它专业背景一定会成为你的优势。几乎所有老师都愿意招收复合背景的学生,这也与新传专业本身未来的成长方向有关。因此无论你的本科专业是什么,都要去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你的本科专业和新传方向有哪些结合点,而这几乎也是老师必定会提问的领域。
笔者本科是学习体育新闻的,在面试时老师就问到了自己对于在大型赛事中新技术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体现。对本科为政治学方向的考生,则更多考察了政治传播方面的内容。
6、近期热点要做好准备。
从12月初试结束到来年3月复试前,一些重要的社会热点话题,尤其是产生了较大社会争议或者影响力的话题,要做好熟悉和准备。老师们提问热点的概率普遍也会比较高,这是大家需要关注的点。即使老师不提问,你在回答问题时能够注意发散,援引案例,同样也是对你的加分。比如当年柴静的“穹顶之下“、“阿尔法狗和李世石”这样的热点就在面试时被拿来考察过。
7、英语表达流利大于一切。
在全部的面试环节中,一般会有两处会体现对英语的考察,一是最开始的自我介绍环节,二是会有一道英文问题。无论是怎样的考察,无论你的答案本身质量如何,都要注意,流利一定是第一要素。这个时候,你要向老师展示出你的口语水平而不是专业能力,同时英语表达环节是最容易展现你自信气质的地方,要向老师展示出你的积极状态。
英文问题上,老师在去年就问到了你的“未来三年的学习机划”或“为什么要录取你”这样的问题,这些都是一些可以提前准备到的问题,大家千万不要错过。
8、压力面试要淡定。
面试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压力较大的环节。除此之外,老师们还喜欢用压力面测试你的临场应变和心理承受能力。几位面试老师中,通常会有一位老师唱黑脸,揪着你回答的不够好的方面一直追问下去,如果是这样,那可能就是在对你进行压力面,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不能慌张,一个一个回答下去,尽你所能,也不要不懂装懂,假装斡旋。这样容易给老师留下负面印象。老师们都是很爱护学生的,所做的一切仅仅只是出于对你的考察。
希望这些小tips能给大家的复试准备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