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自由——《月亮与六便士》

01引子
在时间如此宝贵的今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小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所以选择什么样的小说非常重要,同时,读什么样的小说又是一件很私人的、很自由事情。
选择与自由,我一向佩服外国人的地方,就是他们对于“选择”和“自由”的思考和探讨,这也是我们的文化中所缺乏的部分。

“选择”是什么,如何进行选择,“自由”是什么,怎么样才算自由。我今天想跟大家探讨一下。
相较于枯燥的哲学论述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故事的通俗易懂、潜移默化更容易为人所理解,这是小说的优势所在。
所以,今天要给大家分享一本有关选择与自由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
“选择”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有点陌生,因为我们向来都是被动的选择,小时候是父母、老师,长大后是领导、社会世俗帮我们做选择。
我们好像是一个个提线木偶,读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结婚、生子,然后新的循环又开始。
世界看似五花八门,但个人的命运却大都相似,社会有条不紊的运行着,人们好像行尸走肉一般,偶尔会有人低下头来疑惑,这么做到底什么意义,但是,一阵恍惚过后,又是依然如故。

02选择与代价
毛姆的笔下也有这样一位朋友,只是,他做了不一样的选择,在意识到行尸走肉的生活之后,他选择了另一条路,在人人都在关注脚下的六便士的时候,他望向了天上的月亮。
这便是《月亮与六便士》书名的由来。看到这里,可能有些读者心想,“切!又是一本鸡汤,无非就是讲人要追求自己的梦想,诗和远方”。

其实只要你深入的看下去就知道,这本书还真不是什么鸡汤,他要讲的也不是追求梦想、诗和远方,而是在讲关于选择的故事。
细心看过的朋友应该知道,作者在讲述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时候,用的是极其客观的手法,去描述主人公在自我意识觉醒之后,“选择”画画的整个人生,并没有刻意去渲染他追求绘画的梦想时的传奇情节。
他所描绘的只是他的选择以及选择之后的生活,相反即使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作者仍在用几近刻薄的口吻讲述了他做出抛弃妻子去画画的过程。
在他选择绘画前,他性格温和,是证券公司的中层,娶了一个门当户对的老婆,还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在世俗眼里,这是一个标准的幸福之家。

他应该很幸福才对,可就在他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生活了大半辈子之后,他突然意识到,他不喜欢这个世俗中的幸福生活,他讨厌证券,他讨厌每天商业生活中的尔虞我诈。
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爱上了画画,于是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的他决定放弃现在所有的一切,将全副身家留给妻子儿女,只身来到巴黎学画画。
在巴黎,他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靠打工维持基本的生活和绘画工具,不同于鸡汤书籍,他并没有在巴黎闯出什么名堂,也没有名扬四海,他只是画画。
他做出了画画的选择,也付出了选择的代价,我想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选择和代价。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抬头看月亮,还是低头捡硬币,都是出自你的选择,只要有选择就有代价,是月亮还是六便士,请你自己做选择。

03自由——为自己而活
自由是什么,这个词现在好像用烂了,多少为所欲为、多少罪恶都是假汝之名。那么自由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自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有人说自由是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而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有人说自由是罪恶的温床,莫衷一是。
但不论怎么说,总体而言,自由是一种人性的解放,让人有一种自在的感觉的状态。

那么这种状态是什么样的呢?我想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给了我们答案。尽管作者表面上挖苦他,责备他,却也不得不在心里佩服他,佩服他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佩服他的人生态度,佩服他作为艺术家的品格。
几乎所有人都背着沉重的枷锁,在世俗中行尸走肉般活着,而他却能够醉心绘画之中,他在为自己而活。
他画画不为名利,他就是想画画,想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把他对于世界的感受画下来。

至于人们喜不喜欢,他是否能名扬于世,他不在乎,他只是想画画。
所以,在他完成了鸿篇巨制的壁画之后,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他将其付之一炬。
在火光的照耀下,他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再也没有遗憾,他是自由的,他这一生都是为自己而活。

04 choose for yourself
你是否真正的做出过选择?你是否为你自己而选择过?
我特别喜欢《猜火车》里面的一个场景,主角在奔跑中不停的说:
“choose life、choose a job、choose a career、choose a family……,choose your future ,choose life.”
“But who would I want to do a thing like that.”
“I chose not to choose life: I chose something else.”

是的,像他说的人们每一天都面对着无数的选择,他说他选择不去选择,这是他意识觉醒的标志,他学会了选择。
相反,现在的人明明每天都在选择,但其实他们没有选择,他们是被选择,被人云亦云选择、被世俗选择、被潮流选择、被大数据选择。
现实生活中,真正为自己而活的人少之又少,真正会选择、懂自由的又有几个呢?

世上的人要不走上为所欲为的放纵,要不走向苦行僧、卫道士般的虚伪。总在真小人和伪君子之间徘徊。
真正懂得做出选择的人才能得到自由,选择,不止要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还要学会承受其中的代价,但凡做出选择,必有其代价,选择就是取舍、得失,有舍才有得。
现实中,有太多的人因为选择太多反而无从下手,比如选择困难症;有太多的人选择之后不愿意承受其代价,比如巨婴现象;还有太多的人在做出选择之后,悔不当初的,比如想当初……。
可是世间哪有那么好的事,权力和义务总是对等的,得到一样东西总要付出代价。懂得选择,并勇敢承受代价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由。

所以思特里克兰德是自由的,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舍弃什么,并且愿意承受代价。
那么朋友,目前的生活你满意吗,是你选择的吗,你是否为你自己选择过,你自由吗?
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你知道自己该舍弃什么吗?你愿意承受相应 代价吗?
请为自己选择一次,choose for yourself! Choose life, choose freedom!

05 毛姆其人
毛姆,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其代表作《圈子》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人生的枷锁》。

这个出生在法国的英国人,是文艺青年的心头好,他以细腻、感性的文笔出名,却偏偏喜欢使用冷静、客观的笔调进行写作。看似矛盾,却在他身上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其冷静、客观、甚而刻薄的行文风格,给他的作品带来别样的色彩和独特的美感。
毛姆善于刻画人性,面对复杂的人性,他是一个毫无偏私的观察者、描绘者,他总是在作品中尽可能的保持中立,既不扬善、也不隐恶,他只是将人性展开在你面前,让你自己去评判。

他的这种个性与他的经历息息相关,出身于上流社会的他,1874年出生于法国巴黎,因父母早亡而家道中落。
小毛姆由伯父带大,自尊心很强的毛姆从小就尝到了寄人篱下的痛苦,再加上身材矮小和天生口吃,给他的童年和学生时代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阴影,养成了沉默寡言、孤僻、感性的个性。

06 创作原型
好的小说并不是凭空创作的,《月亮与六便士》的创作原型就是著名画家高更。
高更与塞尚、梵高并称为“后印象派三杰”,相对于梵高举世瞩目的知名度,高更更像一个文艺爱好者之间隐秘的暗号。

高更的生平正如文中所形容的,他从事着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一个温柔的妻子、还有几个可爱的孩子,过着令人羡慕的中产生活。
38岁那年,高更突然决定的放弃了所有,只身前往南太平洋塔希提岛,开始专心画画。
后与家庭决裂,与岛上土著结婚,赤足裸身,过着与当地土著一样过着原始生活,最终病逝于太平洋另一个小岛——多米尼加岛上。

他厌倦欧洲文明和工业化的社会,对传统艺术的优美和典雅也相当反感,他向往原始和生活,希望创造出既充满原始神秘、又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作品。
其作品的风格简化技巧,善用浓厚丰富的色彩表达生命的原始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