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观:世界级精英教育
***************我的教育观
孩子要进行世界级的精英教育。为人父母当然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是人本主义的教育,马克思、马斯洛、弗洛姆。
真正的精英,都是自己优秀,又教子有方,两代人一起优秀。像苏洵培养苏轼苏辙是典型。苏轼是中国文化中教育比较成功的例子,人格健全,百折不挠,生机勃勃,利国利民。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也是好案例。
我看了《建国一代国防科技拓荒者系列》https://www.douban.com/note/636914760/,钱学森他们,大多是受这样的精英教育。钱学森父亲原民国政府教育部任职多年,工作忙碌仍然带钱学森抓蝴蝶做标本。马化腾说感谢父亲初中时候,1985年,花700多,近4个月工资,给自己买专业天文望远镜。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在《从1到无穷大》下面的书评:要在他儿子10岁到15岁陪他、教他一起读这本书。这是典型的精英式、引导型教子方式(不过想吐槽一句,张一鸣会让自己孩子10岁-15岁天天刷抖音吗)。背后需要的时间、精力、水平、耐心、智慧是巨大的。
传统文化中推崇的那种诸葛家族式的教育和成功也是好的典范。(诸葛亮的《诫子书》,诸葛亮儿子诸葛瞻、诸葛尚战死殉国;诸葛瑾几代人在东吴也是有为、稳健、富贵。)
反面案例,就是时下流行的,“平常人教育”、“自信教育(口头说多表扬,少批评,树立自信,实则是没有严格教育)”、“素质教育(读书无用论)”、“国学教育(花点钱背点古文)”,都是一个好听的幌子背后藏着的颓废、不作为、自欺欺人、走捷径。
单单看孩子佝偻的走路姿势,潦草的字体,厚厚的眼镜,木然的刷着抖音的样子,就知道教育失败。
让孩子跟自己一样平庸,等孩子长大了,又开始抱怨、催促孩子速成(赶紧成功、赶紧发财、赶紧结婚、赶紧买房买车)。到了四五十岁,自己混的不好,孩子教育的不好,家长看不上孩子,孩子也瞧不起家长。然后安慰自己“家家难念的经”、“家家都是如此”、“平凡的生活就是鸡毛蒜皮”、“平常心”,这是低级做法。
这种“平常心”要不得。平凡和平庸绝不同。平常心和愚俗心绝不同。
生机勃勃,积极有为,引导上正道。
***********赘述一句教育与阶级固化
正是因为教育的复杂性,孩子教育没法通过简单的投入金钱就能培养好,“富不过三代”,所以阶级才没能进一步固化,穷人还有一些翻身的可能。但是,如果21世纪,随着教育学、社会学进一步发展,通过投入金钱,就可以获得成熟的教育体系,确保孩子的一定程度和角度的“成功”,那么阶级固化问题会更严重。
古代社会,上层阶层垄断了信息和教育晋升社交资源。穷人在底层傻傻的买赎罪券,在昏暗的教堂看壁画,或者在城隍庙抓香灰,阶级固化严重。别忘了讴歌了几百年印刷术造纸术火药的发明是为了什么。
别忘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打击教堂对圣经的解释权,用德文翻译圣经,都是在做什么。
***********引导上正道的方法
2014年2月写了《苏霍伊学佛之三&论好处》https://www.douban.com/note/332075341/
大体写了自己的想法。
不赘述了,大体都是生机勃勃,积极有为,引导上正道。
**********看了很多美国企业家的传记(欧美企业家、资本家传记&企业史系列https://www.douban.com/note/673435842/),很多人都是受真正的精英教育,当然是美式教育,值得一说,如下:
比如杰克韦尔奇、布隆伯格、耐克的奈特,都是类似:父母教育得当,少年期童子军鹰奖,中学时期学习好、体育好、学生会,名牌大学学习好、社交广、兄弟会领袖。毕业之后很快在一流企业做到最好,平步青云,积攒人脉资源后,自己的理想和时代潮流有了交叉点,风云际会,一飞冲天。
1)通用的传奇人物,杰克韦尔奇是伊利诺伊化学博士,毕业进通用,新兴方向,很快做到通用塑胶事业部总裁,45岁成为通用最年轻董事长。
2)彭博社的布隆伯格,纽约市长,犹太裔中产家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就学期间他成为第一位进入联谊会的犹太人。66年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所罗门兄弟公司,1972年,成为所罗门兄弟公司合伙人。布隆伯格职场争斗被挤到所罗门兄弟IT部,因祸得福碰上金融界需要IT技术革新,所罗门兄弟股改上市后,变现几千万美金创业,带领所罗门兄弟IT部的主要经精英,利用自己华尔街人脉开始创业。
3)耐克创始人奈特,大学一英里4分10秒,1962年斯坦福MBA毕业,毕业在普华永道做会计师(他自己说,因为这份工作有复杂性,能养活家庭)。业余创业,1964年与他的大学教练,美国田径队传奇教练一起创立耐克前身,蓝带公司。奈特碰上世界运动品牌起飞潮流,自己的体育爱好和专长得以发挥,去日本找鬼冢虎做代理;
还有巴菲特、芒格、IBM的沃森家族、谷歌的拉里佩奇,facebook的扎克伯格等等,包括腾讯的马化腾也是优良教育,深圳中学精英,早期创业的同学很多都是他深圳中学、深圳大学的校友(马化腾高考成绩高于重本线一百多分,可以上清华北大,只是那年是特殊年份(马化腾1993年本科毕业),深圳一批人没有北上求学,留在深圳大学),不赘述了。
——————其他教育
我对英式教育不太了解,但看丘吉尔传印象比较深,看阿拉伯的劳伦斯,对英式文化印象确实比较深。都可以看看。
附:
教育其实是有规律的,清朝第一批留学幼童大批成才,也是值得思考的。
苏霍壹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拼多多的农村包围城市 (2人喜欢)
- 人口结构:大学生红利、工程师内卷红利才刚刚开始 (1人喜欢)
- 建议写日记记录自己开心、有内驱力、积极、高能量、宁静的时候。 (1人喜欢)
- 人只能同频共鸣,没法强行拔高 (3人喜欢)
- 牛奶测评个人记录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