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在受这些“歪曲信念”的困扰?

一个普通人每天脑子里也会有上千条奇怪的想法,比如站在高处想往下跳,我要是泼对面那个女人一盆水会怎样......有人做过研究,让强迫症患者和普通人写下各种出现在脑海里的念头想法,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生也无法判断哪些是处于强迫症患者的,哪些是属于普通人的。而对于普通人,这些想法念头只是短暂地出现就烟消云散了,而强迫症患者却深陷其中,表现为重复性的强迫思维,以及发展出来为了缓解焦虑的强迫性行为(如计数、反复洗手等等),而这些症状已经开始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等)。
普通人也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想法,而强迫症患者却把它们当真了,重视它们,被它们牵着鼻子走,相信脑海里的念头、想法就等于现实,陷入消极想法和情绪的恶性循环中,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些认知想法看来很现实,却是毫无真凭实据的内容。通常这些歪曲的认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全或无思维 你以一种绝对的、非此即彼的方式来看待事物,如果没有取得完全成功,你会认为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 过度概括 你把一件负性的事件看成是一种永不终结的失败。你可能会在心里想:“这种糟糕的情况“或总是出现或我永远无法把事情做好”
- 精神过滤 这就像是一滴墨水把整个烧杯里的水都染了色。你沉溺于某种消极细节,比如,你所犯的一个错误,从而忽视了自己所做的一切正确的事情。
- 优势打折 你坚持认为自己的成就或一些好的品质完全不值一提
- 妄下断语 你匆忙作出结论,而缺乏事实依据。这种情况分两类:(1)读心术 你自认为大家会对你评头论足,会看不起你。(2)预测未来 你在心里对自己说,某种糟糕的事情即将发生“下星期考试时,我知道我一定会考砸的。”
- 夸大与缩小 你无节制地夸大或是缩小事物的重要性。这就是所谓的双筒望远镜效应。当你从双筒望远镜的一端去看时,你所有的缺点变得巨大无比。而你从另一端去看,你的强项和好的品质似乎就变得一文不值。
- 情绪推理 你通过你的感觉来推理,如“我很焦虑,所以我一定处于真正的危险中”或者”我感觉自己是个失败者,所以我一定真的是个失败者“
- 应该陈述 你总是用应该、不应该、必须、 不必等字眼来评判自己或他人,比如你会说“我不应这样害羞和紧张的,我出什么问题了?”
- 贴标签 你把单个的缺点或不足泛化后标示为自己整个个人的特征,本来你应该说:“我犯了个错误。“但最终你却把自己表定位”失败者“。这是一种极端的过度概括
- 责备 你没有找准问题所在,而是肆意责备。有两种基本的责备模式:(1)自责 因为某件你不应该负责人的事情而责备自己,或者为自己犯的错误而无情地痛责自己。(2)责备他人:你只顾责备别人而不考虑问题中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来自《焦虑情绪调节手册》
你可以尝试写下自己常有的歪曲信念,当它们出现在脑海时,能够识别它们,而不被它们“欺骗”。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