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问香(二)
雨水之气,鸿雁来宾,草木萌动。
《红楼梦》中有一味香物,便用到“雨水这日的天落水”:
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没药一处,一齐研好。再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一钱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这就是“胎里”带着一股“热毒”的薛宝钗惯常吃的“冷香丸”了。

天节地气,般般可巧,这样吃药,好到就是“天人合一”的样板戏。
这药原是极香的,宝玉便是循着香气发现了这药的来历。而宝钗素常在大观园住的“蘅芜苑”,也是个香草世界。而其第一次现于世人视野,也是元宵节前。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封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写这香草世界如何横空出世:
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青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贾政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且一树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岭,或穿石脚,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蟠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气馥,非凡花之可比。

这时节,又是“旁学杂收”的宝玉卖弄许多见识:
贾政不禁笑道:“有趣!只是不大认识。”有的说:“是薜荔藤萝。” 贾政道:“薜荔藤萝不得如此异香。” 宝玉道:“果然不是。这些之中也有藤萝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是茞兰,这一种大约是清葛,那一种是金簦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的自然是紫芸,绿的定是青芷。想来《离骚》《文选》等书上所有的那些异草,也有叫作什么藿蒳姜荨的,也有叫什么纶组紫绛的,还有石帆、水松、扶留等样,又有叫作什么绿荑的,还有什么丹椒、蘼芜风连。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有的。”
多识草木鸟兽之名本就是古典学问一种。宝玉原也是很能读书。他不欢喜的,大概就是非要考举人进士的“应试教育”吧。尽管栽到红楼残梦中,他也要“中乡魁”宝玉才能“却凡尘”。

蘅芜苑是太香气了。连严肃古板的贾政走了一番之后,都要叹息:
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香矣。此造已出意外,诸公必有佳作新题以颜其额,方不负此。
到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再次写到“蘅芜苑”,还是以“香”为主题:
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

更有趣的还有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识宝钗小惠全大体”,蘅芜苑依然以“香”出众,且这回香得很有经济价值:
探春又笑道:“可惜,蘅芜苑和怡红院这两处大地方竟没有出利息之物。”李纨忙笑道:“蘅芜苑更利害。如今香料铺并大市大庙卖的各处香料香草儿,都不是这些东西?算起来比别的利息更大 。怡红院别说别的,单只说春夏天一季玫瑰花,共下多少花?还有一带篱笆上蔷薇、月季 、宝相、金银藤,单这没要紧的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也值几个钱。”
江湖传说,《红楼梦》自其问世,“钗党”和“黛党”就立场泾渭、经常闹到几挥老拳。究竟其实,无非就是“宝二奶奶”的位置到底花落谁家、看不得本为“还泪历劫”而来的降珠仙草空落落抬脚走入——

那“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又有甚不好呢?!
而注定要一生披挂着黄金锁链护持门户却住在“雪洞”一般简净却又异香扑鼻的蘅芜苑中:
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以四时精华喂养身心的宝钗何尝又不是另外一种“珍重芳姿昼掩门”。

《红楼梦》原是证道书,“情不情”,悲及众生。可惜了读书的往往半道被镜花水月男女情调劫了去,忘记来路与归途。
我们此时还是只谈香气的学问,不管“钗黛”闲事,继续焚香闻香罢。这一回便是:
吟成豆蔻诗犹艳,
睡足荼蘼梦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