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难进还是哈佛难进?你是哪个龙门的锦鲤?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我们总是为将来考清华还是北大而烦恼吗?现在这样的烦恼不仅仅困扰中国的学生了,Quora(美国著名知识分享APP)将目光对准了哈佛和北大,外国网友们开始研究“上北大是否比上哈佛难”?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想要留学的同学们一定非常有意义。今天我们来为大家总结下,究竟是我国顶级学府难进,还是美国顶级学府门槛更高呢?
1 录取人数:
北大录取人数
据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招生办公室介绍,2018年北京大学(校本部)共录取本科新生3047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2963人、港澳台学生64人、数学英才班学生20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938所中学;同时招收了来自海外34个国家和地区的330名留学生,及软件工程二学位学生150人。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录取本科新生873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850人、港澳台学生23人);另录取来自1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62人。此外,北京大学与空军、海军联合培养双学籍飞行学员录取工作正在进行,预计录取20余人。其中,包含了486名自主招生学生。
2018年高考总人数为970万人。从统计学上讲,北大录取比例在0.04%左右。虽然并不意味着达到录标准的同学为3047,但是你的成绩也至少需要在各个省市的前50才有机会进入北大录取分数线。

哈弗录取人数
据数据,2018年哈佛大学总共收到了42729份申请,总共录取了1962人。从录取申请比例来看,哈佛大学的录取率为4.6%。位于美国大学最低申请通过率。其中据统计,中国籍学生有7名,其中只有2名学生在中国高中进行学习。因此对于中国高中生的录取率0.04%左右。基本和北大几率持平。同样,从SAT考试数据来看,每年参加参加SAT考试的学生在170万人左右,而哈佛的录取率也在0.082%左右,虽然高于北大录取率,但是在这样的微观对比中,其实差距并不大。
这样的统计学对比,并不一定有科学的意义,但是可以看出,不论是北大,还是哈弗,对于学生的选择都是万里挑一级别的。针对的都是同样优秀的学生群体。只不过对于学生能力评判标准不同而已。
2 录取标准

北大:
中国顶级高校的录取标准,除开特招,自主等特殊渠道,学生主要申请渠道依然是通过高考进入顶级名校学习。因此,想要进入北大等顶级高校学习,在中国至少要满足成绩优异这一个条件。但是,对于顶级学校来说,不同省市,不同地区的学生进入难度是天差地别的。想要脱颖而出必须是成绩顶级的一部分学生。对于绝大部分能够进入北大学习的学生来说,除开天赋禀异的同学,他们从进入初中那一天起,就为了这个目标投入了所有的精力,时间,甚至大量金钱。

哈佛:
作为世界顶级学府,哈佛的录取只能是绝对不公平,相对有点公平的。根据近期披露的哈佛内部文件,哈佛大学会向一些特定群体提供招生倾斜。例如哈佛校友子女、教工子弟、招募的运动员、以及院长或主任兴趣清单上的申请人——这通常包括非常富有的捐赠者和知名人士的子女,大多是白人。一个代表亚裔美国学生的组织分析了超过16万名学生的档案。分析结果显示,在标化考试得分、校内成绩、课外活动这些录取指标上,亚裔学生的得分比其他族裔的申请人都高。但是,在申请背景和“积极人格”等软性评分上,亚裔学生的得分显著拉低了他们得到录取的可能性。
且不要说哈佛大学亚裔录取歧视案,哈弗大学的学生录取率不仅仅考虑成绩,SAT,GPA等等因素,还需要考察了大量学生的背景提升能力,科研能力,软性实力等等。这就让选拔的过程变得十分哲学。有的同学也学学习成绩十分优秀,但是却错失了录取的机会,有的同学特长显著,但是成绩却差了那么一些。综合要求太高总是导致了很多的遗憾。但是,对于申请到的同学,特别是本科申请的同学,能拿到哈佛的OFFER,肯定也是属于顶级能力和成绩的学生。同样要求学生在,学习,能力,背景等等方面的大量投入。
通过横向对比之后,其实结论很容易得出:
由于北大的录取人数更少,或者是说我们国家高考人数太多,顶级大学容量太小的原因。我们国家选择更公平的选拔制度,一切以成绩为核心衡量。这种制度下,我们的国家考试难度以及个人学习能力要求更高。
而在真个西方的精英教育制度下,想要进入名校成绩也只是一个标准而已。更多的是你的阶层给你带来的各种能力,背景,经济条件,以及未来发展能否对学校进行反哺。特别是SAT的要求,SAT的难度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真的算不上太难,抛开语言的难度加持,其难度跟高考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好的大学不等于好的前途,但是优秀的学府提供的不仅仅是优秀的学术,学习条件,它们还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就业,科研,人脉等等机会。唯读书用论当然是不科学的,但是对于广大莘莘学子来说,读书依然是进步最有效,最迅速的办法。
-
重庆泰蓝背景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21 11: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