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2)
我好像曾经对人说过我潜意识相信“言灵”的作用,认为烦恼、焦虑、悔恨等等负面的情感,只要不说出来,就可以不肯定它的存在——或者说假装不存在。
然而这样说明显有误导性。我的不说,除了为了欺骗自己以外,也是主动放弃表达。我很早就发现自己毫无表达的魅力,好像技能树少点了一枝。说故事尚且如此,表达压力时更甚——要么对方并不在意我的压力;要么无法理解,因为从未听懂;要么对方更专注自己的烦愁,我的倾诉只是他自我表达的捧哏,一个引子。既然说出来“无用”,那我秉着实用的原则,选择了沉默,自我消化,自暴自弃地让它烂着,等着消失或者爆发成地表的岩浆。
我是多面的,正如其他人一样。微信上的我,q上的我,微博的我,豆瓣的我,周记本上的我,杂记本的我……有人希望尽可能的做真正的自己,处处是一个我,力求一种,同一性?我可能以前也是如此吧,至少曾希望并努力这么做。然而我逐渐放弃了,不知不觉。我安于到处藏一个自己的碎片,并因其他人看似相信那便是我而沾沾自喜。我甚至自觉这么做。原因大概是我意识到人的多面与彻底理解之虚无,也认为没有人会在意我是否只是碎片之一,更放弃了让人发现我的每一面。
nobody cares.
来自 豆瓣App
© 本文版权归 heartodyssi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