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为躲过了催婚就是晴天……
十五之前都还算过年吧。
趁着年还没过完,跟大家扯一些过年的闲话吧。
我曾以为躲过了催婚就是晴天……
年前回家时,我曾笑看网上各路担心催婚的新闻。
我可是一点压力都没有,我觉得自己这种早婚的女博士,完全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回家以后,我才发现,我……
“是是是,您说得对,婚礼马上安排起来。”
“对对对,生孩子也得安排上。”
“好的好的,我尽快我尽快,这个月是不行了,这个月我老公在他家过年呢。”
“行行行,我严肃我严肃,三十岁之前一定生俩。”
“没问题没问题,一定得双胞胎。”
“好的,还必须是俩闺女是吧,没问题没问题。”
刚回家的那两天,我确实体验了一把当“别人家孩子”的快感。
我妈说,因为我这个女博士都结婚了,我们家亲戚中所有未婚女性,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因为读书而耽误了找对象。
这话说得,我多不好意思啊。我这不破坏人家家庭和谐了吗。我咋这么讨厌呢。
我飘了几天(估计我妈也飘了几天),突然有一天,我妈清醒过来了。于是,顺带着把我也给扇醒了。
我觉得我妈清醒过来,完全是因为《知否》更新太慢了。她寂寞了,大过年的,她总得找人说说。
而我家的情况是,上面的表哥堂哥都已经在进行二胎或者二婚了;而下面的表弟表妹们又还没到适婚年龄。那不就剩我了吗?
于是,我妈开始了她催生娃的套路:
第一步:试图引入话题
“你最近身体都正常吗?”
“很好啊”
“什么周期都正常吗?”
“什么周期?”
“没事,没事”
“???”
对付这一步,我只能努力装傻。
我还小,我不懂。
第二步:借题发挥
我妈估计看我装傻也烦了,也就不那么委婉了。她开始利用一切机会引入这个话题。
“你别吃那么多凉的了,对子宫不好。”
“你洗衣服的动作不对,你这样以后小孩子的衣服怎么洗得干净。”
“你别吃兔子肉了,紧盆骨的。”
“你要做近视眼镜手术吗?听说生完孩子再做比较好。你想什么时候做啊?”
我的对应当然是乖乖点头,然后“哈哈哈哈哈哈”啦。
(不过话说回来,我妈也是攒了蛮多冷知识啊)
第三步:这都是天意
我妈看我一直跟她打太极,估计觉得人间的力量已经制服不了我了。于是,我妈开始了封建迷信。
我妈:“我觉得你可能今年就会生孩子。”
我:“为什么?”
我妈:“你看哈,我有三个证据:第一,今年我们家吃团年饭的时候,平白无故多来了一个小孩(跟我侄女一起玩耍的一个小朋友,吃饭时正好在,就被留下吃饭了),这预示着家里要添人;第二,晚上吃饭的时候,你爸多拿了一双筷子(我:???),这也是说明要添人;第三,大年初一早上,我们家第一个走进来的客人是个小孩(我侄女最早跑进来拜年),这说明我们家今年要多个小孩儿啊。”
我:“???”(厉害厉害,不得不服,鼓掌鼓掌)
第四步:走火入魔式“下单”
既然这都已经是“天意”了,我妈当然不再委婉了。她开始直接“下单”点娃了。
我妈是一个理科生,但是走火入魔后,忘记了生物老师教给她的一切。
我妈用商量的语气跟我说:“你直接生双胞胎吧,一次就解决了。”
我:“这……不是我能决定的吧。”
我妈:“可以的,你从现在开始每天想着,用意念。”
我:“……”
我妈:“但是别生俩男孩啊,一定要俩女孩。”
我:“意念要控制的有点儿多啊”
我妈:“记住了哈,双胞胎,俩女孩儿。”
我:“努力???”
最后
这年也终于快过完了。
其实想想我们年轻人也挺厉害,虽然都在吐槽过年被催婚催生娃,说自己都快被催得抑郁了,但是也丝毫没耽误我们吃胖啊。
看来也都不是什么大事,他们催他们的,我们胖我们的。
反正家里人吧,他就得催点儿啥。
小时候父母催作业,你要是作业全做了,他们就不催了吗,他们会催你预习下学期的功课啊。
所以呀,催婚催生娃都随他们吧。反正不管我们做成什么样,永远也都当不了“别人家的孩子”,因为我们就是自己家的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