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晚期患者也能使巧劲一次过5科CPA
学员基本信息
作者:小虾米 BT学院六神班学员
学号:1709201004 在职备考 2018年一次过5科

成绩单:

考霸画像:


2018年BT学院34位CPA一次过5科考霸经验贴:第九篇
作者:小虾米
在CPA考试结束后,BT学院有给每个考生发布过一张结业证书,里面详细的记载着周考次数、刷题量以及总体排名,我的排名是400多名,当时A班的同学将证书刷屏时,老实说,我是不敢的,甚至有点惭愧,也是越来越害怕,比我厉害的人是那么多,我又能考出个什么鬼样子?考完试后特别是接近12月份,晚上会频繁梦到某一门挂掉,一边焦急的等成绩,一边又不敢看成绩,这种矛盾心理我想大家都会存在。
出成绩那天,也是我第一天实习,由于彬哥在前一天已经做了预告,激动了一晚上的我在办公室偷偷摸摸的打开成绩时脑子一下懵了,快速扫过几眼后,在严肃安静的办公室里我几乎克制不住想大喊几声,太开心太满足了。过一会群里有人说这种改代码的方式查出的成绩可能不是自己的,又开始把心悬起来了,在得到彬哥的确认时一下子又把心放到了肚子里,此刻只有一首歌能代表我这一天的心情,《忐忑》。
1、自我介绍
2017年我跨专业考上了财经院校的会计专业,但由于知识面很窄,读研阶段经常跟不上大家的步奏,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我加入了CPA的备考大军中。自从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分享了重难点资料时了解到BT学院,老实说,在遇见彬哥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学习还可以这么高效。虽然这次是我第二次备考CPA,但却是我第一次拿起书本认真攻读注会,从小我就是一个比较慢性子又内向的人,脑子转的慢,手也动的慢,就这么慢的我还有蛮严重的拖延症,因此学习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而且不好意思的是,跟着彬哥也还是没有完全治好我的拖延症。
因此对于一次过五科,我真的蛮惭愧的,作为一个拖延症晚期患者,暑假作业在deadline完成,论文在deadline完成,期末考试也是在deadline翻开新书学习,甚至作业超过了提交时间,也会在老师的宽容下缓上一缓。由于大学的慢节奏生活,每天在死亡边缘疯狂试探的这种坏习惯并没有对我的生活以至学习造成多大影响。甚至考研,也没有像很多周围同学长达一两年的拉锯战那么久,从暑假开始的跨专业考研,现在想想当时自己的心真大。因此如果你也是同道中人,爱拖延,打字速度慢,希望你看到这篇文章能够有所收获。
2、备考心得
关于这次的cpa考试,我觉得我能一次性通过五科,努力和运气各占一半,通过彬哥的帮助我知道了怎么努力使巧劲,而当初能够选择加入BT学院以及考场遇到的题型正好会做是我的运气。大家都清楚2018年的税法部分税率有所改变,但改变的同时往往难易也有所下降,而我在税法这科的学习上我自己觉得是远远不够的,考前半个小时彬哥给的知识点总结覆盖率让我惊呆,几乎都有考到。在此,我真的很想很想感谢彬哥,感谢我的班主任,感谢每一个A班的同学,每一次遇到挫折时,刚冒出一点放弃某一门的念头时,被彬哥的毒鸡汤和群里疯狂的打卡给压下去了。
(1)时间安排
由于我是全日制硕士所以在没课的情况下我的时间都是很充足的,前期学习很散漫,我还是说说我后期的大致安排吧(前期真的不好意思说出口)。
7:00起床
8:30-11:30基本上有两个小时在回忆框架,剩下的时间是做题和记录改错本
2:30-5:30看课程视频,执行三遍法
7:30-10:30做题,以及整理改错本
其实这只是我在一个阶段的大致安排,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进行调整,备考六门往往需要将每一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整复习一轮。
(2)备考周期
第一阶段3.7-8.15
课程学习阶段,完整学习六门课程,执行三遍法,改错本法。
第二阶段:8.15-10.12
刷题阶段,执行95计划,真题法,改错本法。将彬哥提供的真题和模拟题尽量做透。
(3)心得体会
心态,建议大家如果备考cpa多门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周围的同学亲戚知道,“你怎么可能考过这么多门呢!”这种负能量还是不听最好。同时,立的这么大一个flag在备考期间的一切都是未知数的情况下,容易造成鸭梨!
反复,我的做题量应该算是蛮少的,求精不求多,举个例子:当初第一次考税法的模拟卷时,2个小时还有两道大题没做的情况下,考了30多分(真的挺崩溃的),于是后来我花了将近6个小时理解这张卷子的每个知识点,过几天,我又会去将这张卷子做一遍,考了70多分,花两个小时理解错哪了,找找为什么再错的原因,记录于改错本。之后再过几天,再做一遍,80多分。我不能说我这个方法很好,但是勤能补拙,打字速度慢只能不停地练习达到条件反射。同时反复的做题能够增强自信,在cpa的这场马拉松中,自信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在前文提到的盲目自信不可取。
安静,这也是彬哥一直在强调的,为了保持安静,一般没有事情的情况下,我是把手机搁在宿舍里,然后去图书馆学习,在没有人打扰的情况下安静的高效率学习。通常我只会在上完厕所后休息一会,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一旦进去学习状态后我不想有任何东西去打扰,这个时候的知识点记得也会更加深刻。
计划表:我的计划表一般都是当天学习前做的第一件事,一般都是在回忆框架,做题以及做改错本,详细的安排每天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准备五六门的情况下,保证每一门在每周都能兼顾到,不能让一门学习的间隔太久,间隔越久,回忆框架的时间就越长越痛苦。这是得不偿失的,就好像背英语单词永远只是在背abandon。
3、6科学习方法
会计
会计是三月份开课的,刚开始学习存货时,由于离考完研没多久,学起来会觉得很轻松,看到群里有人问的问题也比较浅显,就以为其实注会也没有那么难嘛,盲目自信的我总觉得别人可能需要花3个小时的知识自己一个小时就能搞定,拖延症在这时也悄咪咪的爬了出来,彬哥要求看的直播我也逐渐拖成了回放,觉得自己补课也会补的比别人快。
结果没多久,就在长投上栽了跟头,长投难不可怕,就怕难了更想拖延了,于是我磕磕碰碰的光长投就学了3个星期,而这种学习态度和效率也直接反映在了第二次的会计周考上,这次周考给了我很大感触,算是一个转折点吧,因为我不敢相信我学了这么久的长投会考的这么低,同时对比一下在群里的小伙伴已经能熟练做完整套会计题时,我却还在长投中纠结,这种巨大的差距让我意识到危机性,我开始努力补课,吃了自傲的亏,吃了拖延的亏,自食其果。所以如果又和我一样爱拖延的小伙伴,记得不要因为知识点不熟悉不去周考,周考的重要性就是让我们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
审计
当初考研时就很畏惧审计,如果没有彬哥在第一节课很幽默的将审计比作看病,我可能会一直在第一章徘徊。关于审计的学习就如同学英语,经常读语感就出来了,所以每天早上就是不停的读彬哥标注的高频考点回忆框架,将生疏的句子记录于改错本,再反复的读。
经济法
考完试后让我更加理解彬哥推行的真题法的重要性,特别是大题,真的只是变动了一点,谨记一定要反复做真题。初学经济法时特别是到了公司法证券法时很痛苦,也是出现“放弃这门”念头的次数最多的一门,所以需要在看完彬哥视频后立马执行三遍法,反复的回忆框架,到最后做题时会发现每年除了可能会增加一个新考点,大多数可以将以前真题的答案写下来。
财管
刚开始学习会有一点小小的挫折,但只要认真的执行三遍法后,会发现财管的答题方式都是套路,就像在Excel中输入的函数公式一样,将原始数据套进去,答案自动也就出来了。另外,因为我很清楚自己打字速度慢,平时模拟考时会刻意关注哪一类大题耗时最长,得分低。所以当考试时先扫一眼有哪些题型,我当时是将放在第一大题的现金流量放弃掉了,一个字都没写,结果最后一道大题还是只完成了一半,最后压线通过,有舍才有得,努力去抢分。
税法
税法要努力的去做改错本,将改错本法发挥到极致,因为税法的很多知识点很碎,所以我们要在不忘记经常回忆框架的前提下记录下易错的题型和知识点,再反复去做。到了后期严格执行95计划,形成知识点的条件反射。
4、结语
好啦,我的经验贴也还是在deadline完成,在拖延这方面我还是要多去努力克服,也希望正在努力备考的小伙伴考的全会,蒙的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