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日常
查看话题 >岭南小村落
小村落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以南地区的概称,包括两广和海南。我的老家位于岭南一个小山村,一个和名字一样美的村子 — 梨山。
不知为何叫梨山,没有梨树也没有梨花。村子比较小,也很普通,没有如诗如画的风景,也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村子周围被群山环绕,山清水秀,树木葱郁。喜欢随手记录生活,拍着拍着发现了很多惊喜,于是把这些时刻汇集起来。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以及这个美丽的小山村。

田、山、天空
房子
在岭南地区,泥砖屋是传统的建筑。墙体由泥砖砌成(田泥掺沙加稻草碎制成),房顶则是木头加瓦片结构。泥砖屋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吸潮快。
小时候没有空调,但是夏天的晚上也很凉爽。不过现在泥砖屋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大家都住上了钢筋水泥红砖小楼房。一栋栋泥砖屋没有得到修缮,慢慢的在老去。

小叔家的泥

泥砖屋后的菜园子,每年冬天这里都长满菜花

新老房子,天空有一颗心
塘
岭南地区雨水较多,水系纵横交错,村里星罗棋布大小不一的鱼塘。小时候小溪里和田里很多小鱼小虾,随便一抓就是满满一大桶。因使用农药化肥等导致水源污染,野生鱼已经越来越少了。据老一辈回忆,他们小时候在田里插秧的时候,可以抓到很多黄鳝和泥鳅,在那个食物短缺的年代,野生鱼是很好的肉类来源。鱼塘的水质比较好,有些鱼塘有地下泉水,所以鱼肉不腥,吃起来比较清甜,可以做鱼生(生鱼片)。

夏季万物欣欣向荣

鱼塘和蓝天白云绿草

好像一只兔子

鱼儿嬉戏

芳草茵茵,芦苇荡里鸟儿成群,水里鱼儿结伴
鱼塘的边上长着各种杂草,有一些会割来喂鱼。那天傍晚从田边回来,正好日落黄昏,透过草堆里的芦苇,发现了山水、稻田在夕阳下融为了一幅画。

鱼塘边的芦苇

鱼塘边的芦苇

鱼塘边的含羞草花

鱼塘边的含牵牛花
村里的食物
稻
一年春秋两季水稻,冬天则种蔬菜、大蒜(南方大蒜比较辣)。近几年,很多农田种了番石榴,在某宝上搜索番石榴,很多都是我们本地种植的。

青涩的稻花

风吹稻浪

空气里弥散着稻花香

秋稻初成熟
收回来的稻谷晒干后,留下部分自己吃,剩余的会卖掉换取生活费。需要大米的时候,就拉家里的稻谷到米厂加工成大米。谷糠则可以自己带回家做饲料,或者委托米厂老板帮忙卖了。

村里的米厂
村里人喜欢用自己种的花生榨花生油吃。收回来的花生晒干后,挑出来下一季的种子,然后把花生送到油坊榨油。榨油的过程:去壳 - 翻炒 - 压榨。油坊的设备比较简陋,有时候去壳效果不好,需要人工参与;翻炒的时候需要人用木炭烧火,有点像炒花生米。遇到榨油季,油坊忙很忙,排长队,有一次我们数了一个下午过路的车打发时间。油坊有个特殊的传统,为榨油人提供饭,跟主人家一起吃。
榨出来的豆渣一般用来做饲料,太香了,经不住诱惑我们也会直接拿来吃。新鲜炸出来的油很香,香味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我总是忍不住偷家里油罐的油吃。

村里的油坊
牛角子
牛角子是我们本地的一种叫法,用我们本地的柠檬腌制而成。牛角子是一种很家常的佐料,用它来煮肉独有一绝。牛角子常用来煮鸡鸭肉还有牛料(牛百叶、牛肠、牛肉等),会带来奇妙的美味。除了做配料,牛角子还可以冲水喝,具有消暑提神的作用。

我家院子的本地柠檬
把本地柠檬摘下来晒软,和盐一起放入罐子里密封,然后接着再晒一段时间,放到阴凉处继续腌制。牛角子可以保存很长时间,时间越久味道越好。可以一边腌制一边食用,用到的时候从罐子里取出,剩下的继续腌制。

腌制中的牛角子

炒牛料
橘子
除了荔枝龙眼这些传统水果,村里也开始种植一些新的水果品种,番石榴和橘子等。山坡种出来的橘子很甜,水分很足。

木薯饽
木薯原产巴西,在村里有大量栽培。木薯含氰酸毒素,需经漂浸处理后方可食用。 木薯有多种吃法,把生木薯切段蒸熟、生木薯切片炒来吃、加工成木薯粉或淀粉。

我家院子里的木薯树

面包木薯,这种是可以直接煮来食用的

浸泡中的木薯片,泡几天后晒干就可以加工成木薯粉
木薯的产量极其高,在饥荒的年代,木薯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补充,解决了很多人的温饱问题。据老一辈回忆,他们那个时候没有足够的大米吃,只能吃木薯或者木薯制品,没有馅料、没有油、没有味道,很多人吃怕了有时候就偷偷扔掉。但是今天木薯可以制作成很多美味的食物,它已经成了一种难得的美味。木薯饽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做法,每次谁家要做木薯饽,邻里一起来参与。大家分工合作,一边品尝一起聊天,回忆他们的往事,跟后辈聊他们过去的事情。

包木薯饽
木薯晒干后加工成木薯粉,就可以做木薯饽了。以前条件艰苦的时候,木薯饽简单的捏成一个随意的大概形状,然后蒸或煎熟(几乎没有油),没有其他配料。现在往往做的比较精细,馅料也比较多,有点像北方的盒子。甜馅用的是炒香的花生米和白糖碾碎,咸馅的则用白萝卜和猪肉剁碎然后一起炒熟。

甜馅木薯饽馅料,炒香花生米碾碎加白糖

用柴火锅蒸出来比较香

蒸熟的木薯饽,看着像饺子,实际味道不一样,皮很有嚼劲和韧性

咸馅木薯饽

煎木薯饽
叶子饽
叶子饽是用叶子包裹起来的一种饽,一般过节的时候做。叶子可以自由选择,一般使用香蕉叶和竹叶。米浆包裹馅料,叶子包裹米浆,然后蒸熟。甜馅料用白糖和炒花生米,咸馅料用猪肉炒梅菜干。这样蒸出来的饽带着叶子淡淡的清香,咬下去的时候伴随着米香,紧接着是里面馅料的香味。

包叶子饽

竹叶包的叶子饽
粽子
粽子在我们这里是比较神奇的食物,端午、中秋、冬至等各种节日都会做粽子,结婚等庆典也会隆重登场。
和北方的甜粽不同,我们这里喜欢做咸肉粽。各种豆子,猪肉、排骨、腊味、咸蛋黄,各种口味都有。我个人比较喜欢肥肉馅的,肥肉被熬成半液态的时候会很香。

包肉粽

包好的肉粽
腊鱼
除了腊肠腊肉,我们还会做腊鱼。每年下秋霜的时候正好起秋风且干燥多阳光,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这个时候也刚好是鱼儿也正肥美的时候(鱼油多)。早上鱼塘里有些鱼被冻的浮起来,捞这些鱼做腊鱼很香。
霜降的时候我们有个民间霜降鱼生节。村里有些鱼塘有泉水,水质比较好,养出来的鱼没有什么腥味,可以做生鱼片。做法跟广西横县和广东顺德比较相似,只是部分配料不一样。片出来的生鱼片和几十种配料拌着吃(花生油、炒米粉、牛巴、炒花生米、冬瓜糖、莲藕糖、姜糖、柚皮糖、葱、蒜、香菜、紫苏等)。剔出来的骨头和鱼头则可以做鲜甜的鱼头汤。吃剩的生鱼片,第二天再煮熟吃,更是一绝,十几种调料腌制了一个晚上后,鱼肉非常入味,综合了所有配料的味道。

晾晒中的鱼干

自家鱼塘自己长大的鲢鱼

罗非鱼
好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做法,腊鱼一般只需要搭配本地的蒜苗爆炒或者做饭的时候放花生油和酱油清蒸,味道就很鲜美。

蒜苗炒腊鱼
白糤
白糤是我们本地的传统年货。把秋收的糯米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放蒸桶蒸熟。把蒸熟的糯米饭放到做白糤的模子压成形,然后把成型的白糤放到竹网晾晒。晒得差不多干后,需要把白糤放糖水泡一下,这个步骤叫过糖。过糖后接着晒,这个时候回引来很多小蜜蜂。
晒好后密封存放,过年前拿出来下油锅炸一下,立马变成香喷喷的美食。过年走亲戚的时候必备的年货,大家会聚在一起吃白糤喝茶,聊家常。白糤制作繁琐,现在越来越少人自己做,直接在市场购买,不过这也少了些许乐趣。

制作白糤的糯米

晒阳光浴的白糤

晒好的白糤

炸好的白糤
米花
和白糤一样,米花是过年的传统年货。我们的米花跟其他地方的米花大同小异,差别可能是用的是本地的米和本地产的糖。把米拿到镇上给做爆米的师傅用爆米花机把米爆开。在大锅把白糖或者黄糖化开,煮成糖浆,把爆好的米花倒入锅中搅拌(可以加入炒芝麻或花生),等米花均匀裹上糖后出锅倒入簸箕快速摁压成型。等冷却后切成小块,放入密封的袋子保存。米花直接吃比较香脆,用热水泡也是一绝。

本地糖厂生产的黄糖

翻炒米花

米花定型

切好的黄糖米花
村里那户人家
村里有户人家,院子里种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植物,养了很多小动物,这户人家就是我家。
我家不是大户人家,却有一个比较大的院子,院子旁边是一些鱼塘。曾经不在老家很长时间,院子植物野蛮生长,跟一个小森林一样(有些野树十几米高),经过一两年的开荒,多年的改造,逐渐地成了今天的样子。
院子种了很多植物,各种蔬菜和水果,蔬菜有:夜来香、香菜、芹菜、豆角、萝卜、韭菜、花生、番薯、茄子、枸杞、丝瓜、南瓜、大蒜、葱花、豌豆等;水果有:香瓜、西瓜、枣、番石榴、柿子、杨桃、枇杷、柠檬、木瓜、黄皮、龙眼等。也养了很多小动物,几条狗,十几只猫和一群鸡鸭鹅。猫和狗一直在繁殖,没有人领养的话,会一直养着。鸡鸭鹅则主要给自己吃,送亲戚朋友。
小动物

鸡、龙眼、牵牛花

经常给小鸡投食,各种叶子和果子

那年夏天一只绿色的蝉
菜
家里煮菜喜欢用纯正的花生油,所以每年都自己种些花生,自己榨花生油,然后把一部分给各地的亲戚。花生地则顺便种些西瓜和甜瓜,炎热的天气切一个瓜,这个是夏天的味道和记忆。

花生、西瓜
院子围墙种了一些丝瓜,夏天煮丝瓜汤下暑。丝瓜繁殖能力太强,一年又一年的繁殖后,围墙和树到处都爬满了丝瓜藤。吃不完的丝瓜就留在树上变老,秋天的时候收回来做丝瓜瓤,用来洗碗。

丝瓜乱爬到香蕉树上

丝瓜瓤
果
龙眼树种在鸡圈里,主要靠小鸡施肥,种出来的龙眼特别甜。

龙眼

新种的柠檬品种好大只

成熟的柠檬,很浓的香味
木瓜树很顽强,在大树下突围,奉献甜美的果实。平时大家比较少关注木瓜树,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一两个木瓜成熟,便成了鸟儿的美食,特别是秋冬的时候,很多小鸟会过来抢着吃。

一棵木瓜出墙来

鸟儿吃过的木瓜

我偶尔也去跟鸟儿抢食
花
院子里偶然长了一颗玉兰树,一直到它开花了才知道是玉兰树。玉兰花一开,整个院子弥漫着一股清香。夏天在玉兰花树下乘凉,清香徐徐,还有天空的星星点点。

大树底下好乘凉

玉兰花正香

门前一块空地长了星星点点的小野花

生姜花,每年过了冬至收姜

番薯花,番薯叶煮汤养胃

围墙上的牵
-
白日梦迟迟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30 13:06:25
-
如古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23 16:24:34
-
hai.ya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9 14:02:07
-
杨海一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2 22:21:12
-
杨大小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6 01:01:03
-
BoBos布波社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27 16:13:00
-
豆友159978446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25 22:08:27
-
左同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14 18:45:17
-
时光印记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17 08:34:28
-
白鹿青崖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16 13:59:49
-
summ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15 23:57:35
-
沙漠艳阳下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15 21: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