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权益保护
查看话题 >平衡?兼顾?那都是伪命题!
对于职场女性而言,当她们选择家庭的时候,事业一定会受到影响;而当女性去选择事业的时候,她们也一定会部分失去家庭。
职场和家庭看上去总是难以两全,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女性难免会陷于成就自我还是回归家庭的两难抉择。
造就的舞台上曾来过这么几位女性讲者,对于女性的选择,她们的演讲激发我们去思考,让我们意识到——
选择家庭还是事业?或许这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选择本无对错。
当你看完这个专题之后,或许作为职场女性的你又能明了——那些遵从内心的自由选择,其实又是女性最大、最真实的力量。

全中国500年出一个金星,但让我最骄傲的,是成为三个孩子的母亲
金星曾坦言,当造就团队找到她来讲“女性的选择”这个话题时,她当时就笑了。她说,在2018年的一个女性论坛上,我们还要去讨论女性自由选择的话题,其实在潜意识当中,我们已经承认了,在现今的世界当中,女性的选择是不多的。
金星认为,一个女人出生以后,就面临着各个方面的选择——选择学校、学业、就业、婚姻、家庭。在她拥有自我选择能力之前,家庭替她选择;而当她有了独立选择权以后,家庭、社会乃至周边人还在帮这个女性做选择。
就拿婚姻来说,金星表示,咱们很多女孩子结婚是为什么呢?觉得到年龄了,完成任务式的结婚,别人都结婚了,我不结婚不合适;或者是交代式的结婚,给父母有个说法。但事实上,婚姻,对一个女生来讲,其实是取决于你内心需不需要。
金星表示,上天给了女性两个改变世界的机会,就是为人妻,为人母——影响你身边的那个男人,还有教育正在成长这个男人。金星认为,作为女性而言,她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她拥有选择能力,而且她也很自信,因为她的婚姻给了她那份自信。

沈奕婓表示,无论身处哪个阶层,中国女性都很难扮演好“母亲”这个角色。都说女性要解放,要做自己,可又要求女性回归家庭,最好做个全职妈妈。这两个要求这么矛盾,我们女性该怎么办?
她说,“真实的自我”这个词非常适合形容15年前的自己,任性,真实,特别自我,她原以为能把这种个性保持到老。可一生孩子,她就发现当了母亲后还想保持自我,简直太难了。她说,女性被禁止表达真实感受,相反,却必须去迎合别人眼中的温柔的、全能的劳动模范妈妈形象。
研究发现,很多的全职妈妈一直处在一种压力高、心情紧张的状态下,她们时刻都在否定自己。同时,也有很多女性热爱自己的事业,想要继续在职场上奋斗,这个时候她们就会发现,单靠女性自己的努力去平衡“自我发展”和“全能母职”,是不可能的。
沈奕婓表示,她之所以可以轻松平衡好家庭和事业,因为背后有一个社会性的支持系统在帮助她。她想说,当今社会定义的“母性”,并不是女性天然的本能,育儿也不是母亲一个人的事业。女性实现真实的自我,是一项社会事业。单靠女性单打独斗,真的太累了。

很多人都说王静颖是个“平衡高手”。大学期间,她谈恋爱、看电影、看小说、跳舞、打牌,还玩了很多娱乐项目,同时她的学习成绩还不错,拿了学校里几乎所有的奖学金,连体育奖学金都没放过。离开大学来到社会上,她也希望可以继续平衡好工作和家庭。
王静颖表示,在职场这条线,自己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家庭方面,她真的没有给予家人与孩子更多的陪伴,以致于孩子高考前三天她请假在家陪伴孩子,也被孩子说,“妈妈,你这是在陪我吗?你只不过是把会议从公司移到了家里。”
她说,自己一直在修炼平衡术,并自认为做得还不错。但听完孩子的那番话,那一刻,她就顿悟了!哪里有什么平衡?这些平衡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完美的平衡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这是个非常痛、非常痛的领悟!作为女性,我们总是会纠结一个选择是对还是错,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而且我们并不能穿越回来验证这个选择。
王静颖表示,即便如此,当女性在面对不平等、不平衡、纠结选择的时候,应该积极、乐观、坚韧、智慧地坚持着,勇往直前,不退缩。

瞿芳说,这世上有三个自己,她以为的自己,别人眼中的自己,还有一个她都不知道的真实的自己。
当发现这么多自己之后,她开始了更多的探寻,她想要去看到真正的自己。对此,她选择了创业,她认为,这是找寻和探索自我最好的方法。
瞿芳认为,当你敢于做真实的自己时,你也会感染周围的人。你给你身边的人注入了更多更美好的力量,让他们也进入了你的美好而真实的世界。
女性应该勇敢往前冲,出发去找寻别人眼中的自己、自己眼中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的关系。

杨媛草表示,当她提出要当“配角”这个概念时,一定会有人蹙眉,认为在传统观念里,女性一直被赋予的就是“配角”的身份,无数勇敢卓越的女性,可能包括她自己,都在用实际行动和个人努力,去打破传统观念,掌握社会的主动权。可她却还站在舞台上谈要当“配角”。
但她认为,如果拥有更大的心胸和格局做配角,那也许才是更大的力量。她今天要说的“配角”,绝不是做男性的附庸与陪衬,而是去打开更大的精神格局,拥抱变化;放低姿态,在广阔的人生舞台上找到最有价值的位置。关键的不在于“主”和“配”,而是support的胸襟与能力。
她表示,滚滚的媒介变革浪潮创造了无数新的机遇,也逼得无数人不得不气喘吁吁地追赶变化,有人站在潮头,有人就站在幕后。社会大环境急功近利,太多人挤破脑袋做主角,扯破嗓子赚吆喝,深怕—个没赶上没卖力,就错过了。但我却觉得,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更多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配角”。
在婚姻中,她也坦言要做个“配角”,因为,配角有时比主角更重要,也更难做,所以她选择去做。 © 本文版权归 造就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造就——发现创造力。 更多内容请关注 造就微信公众号(xingshu100) 造就微博:http://weibo.com/5713422924/

你可能感兴趣:
带着地球去流浪,人类还需要点亮哪些技能树? 中产阶级的这种神话,是可以轻易幻灭掉的,一瞬间 北大教授戴锦华:当代中国,能和男性平起平坐的女性,都是花木兰 你一定不想知道,没有珊瑚的世界是何等可怖 当人工智能的PS玩得比你溜,我们还需要设计教育吗? 从 大师到小兽,这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少年的成长故事 即将30岁的90后,你知道老板都怎么看你吗? 不断刷新纪录的摩天大楼,全靠“它”保证安全 彩虹合唱团金承志:你知道我为何写下那些段子般的歌谣吗? 《二十二》导演郭柯:记录,不是因为怕遗忘,而是因为忘不了 性骚扰?侵犯的不是你的贞操,而是你的身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