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记
爸爸家里五个兄弟姊妹,还有七八个堂兄弟姊妹来往,妈妈家里两姐弟,堂兄弟什么的来往得很少,也还算和气一家。也就我家,小叔家,好像还有大姑妈家与二叔媳妇有过一些矛盾,当然血缘关系,基本过了不会计较,但是还有两个妯娌就基本耿耿于怀,毕竟性格三观不合,啊,扯远勒。
今年把男朋友带回家了,第一次见面生疏,也有性格使然,还有老妹儿男朋友对照组,认为该同志嘴巴不热闹,不乖,接人待物,迎客送客还像个小孩,客套话不会说。加之人嘛,都有些虚荣攀比之心,希望未来女婿给长点面子,结果大叔(其实比我小,哭笑,长得有点着急)没给长,其实我本人也差不多是这样,接人待物不是很大方自然,总觉得别扭,又嫌麻烦,我老弟和表弟也基本是这个德行,被戏称为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我妈妈也细细碎碎说了很多,但结尾的时候还是加一句只要你们自己合得来,能好好过,就OK,他们的意见都是次要的。虽然是这么说,但应该心理还是介意有些想法的,要不家庭群里面又来句那样的话,搞得我好尴尬,稍稍能体会双面胶的感觉勒。自己的老妈还是了解的,有时候很容易来句让人不舒服的话,以前小的时候是忍着,现在还是能当面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18年冷冬,买了件平生最贵的羽绒服(没超过1000),穿回来,看到了又是做工不行,扣子掉了......,从不会买衣服,包括给我弟买,说我不应该买贵的,我弟不精致,好衣服也容易穿出地摊货的样子,然后我表弟就不一样,精精致致,最后延伸到那我看人的眼光肯定也不咋的,气死我了,直接当面说你这样让我很不舒服,我妈还是立马说自己没经大脑一时口快,让我气平。和父母争吵或者争论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因为她确实是在以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保护和帮助我们,哪怕是耗干自己。所以很难去忽略或者不在乎,从中又掺杂着自己的虚荣心,就成了一团毛线。比如这次微信回话,肯能双方都只是说一嘴不在乎,或者都放在心上,我不知道,但我怕双方心里有芥蒂,打电话回家,闲聊几句,又到了男朋友的问题,让人烦心,最后问那句话什么意思,结果是个误会,但事实也可以看出我妈现在从心里认为小大叔是个嘴笨,不会说好听话的人,要不也不是第一反应是这样。唉,嘴巴会说又怕人是个油嘴滑舌空有一张嘴的人,纳言又觉得说话不亲热,哪有那么多刚刚好的啊,自己的子女和外甥也都是这样的人,教育也都是教育了,还不是没很大改变,怎么能指望别人家的孩子说几句就会改。
仔细想想,为什么会为家长里短的事情烦恼,父母轻易地说一句就内心波澜四起,还觉得他们少说点有的没的自己就不用这么烦,自我剖析一下,第一,肯定是我非常在乎他们以及他们的感受,希望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想法。第二,我个人的思想和精神不是很独立,一大部分还依托在父母身上。经常劝别人,自己做的决定就不要去怪别人或者想东想西,说再多也是参考意见,不要觉得好像听了别人的,如果结果不好好像就可以拔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有这种鸵鸟心里是因为内心深处还是怕自己做的决定最后不怎么样,心虚。真正内心坚定,对自己的决定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回头的人毕竟少数,但只要谨记,自己的人生是自己做的决定,结果也是自己负责。人生的路长的很,很难说一时是好是坏。好的部分不怕人说,坏的部分也不怕人说,因为事实就是这样,不会因为我们不承认而不存在。
以此为记,余生不忘
2019.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