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翳禮讚

苦雨齋作文,每能於極平淡無奇處翻出波瀾,而文字又如此的處變不驚,從容澹定,即使火氣再大也知節制,故而耐讀,雖一而再,再而三反復揣摩也略無單調衰頹之感。
本已搜求其著作多種,而每見我所無者,輒心思飄搖,難以自遏。手頭正有一冊岳麓版的文集合訂本,《苦茶隨筆。苦竹雜記。風雨談》,其實每一種均已有單行本,然而見獵心喜,實在愛它得緊,於是理所當然,買將歸來,果然樸素,莊重。
內里文章大都眼熟,不少語段甚至可以大致默出來,不過也並不妨礙閒時展讀,以逸情致。
眼下又翻到這篇極有意思的《入廁讀書》上來,所引佛經戒律言及入廁規矩,當然是「很嚴肅而幽默」,由此見出佛家對現世的謹慎莊嚴態度。不過我最心儀的,還是那花一般罪惡的谷崎潤一郎的話,寫到這裡不妨借用苦雨齋主人常用的抄書手段。
「谷崎潤一郎著《攝陽隨筆》中有一篇《陰翳禮贊》,第二節說到日本建築的廁所的好處。在京都奈良的寺院裡,廁所都是舊式的,陰暗而掃除清潔,設在聞得到綠葉的氣味青苔的氣味的草木叢中,與住房隔離,有板廊相通。
蹲在這陰暗光線之中,受著微明的紙障的反射,耽於瞑想,或望著窗外院中的景色,這種感覺真是說不出地好。」
後來買到谷崎的好幾種文集,卻總覺得沒有知堂譯得細致入微。可惜他只肯譯出不多的片段。
至於寫這如廁之美。還能說什麼呢?日本人居然能把五穀輪回之所化做了四季游賞之地,這樣的念想著實給人不一般的記掛。回過頭來想一想,除開佛家的異域清規,我們自己的文化積澱里有沒有類似的釋意?記得好象也是谷崎的文字,可惜不記得出自哪兒了,方才動手動腳,碧落黃泉也沒找到,說是那位有潔癖出了名的倪雲林先生,選用不知多少蛾類的翅膀,當成樹葉一般平鋪在廁內,但見穢物下墜之際,正是銀輝飛舞翻騰之時,這樣的事美則美矣,然而細細摩挲一番,近乎痴人說夢,上哪兒找這麼些飛蛾翅子去?
寫到這裡,又突然想起水殿龍舟的隋煬帝楊廣來,據說他在東都洛陽渡假時,命令全宮上下一起捉螢火蟲兒去,分別裝在竹筒里,等上燈時分,來到山谷前,再讓臣下一齊放出,於是剎那間整個山谷星星點燈般亮了起來。真佩服他的想法,然而卻是毫無懸念的亡了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