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大辩论之我的一点想法
眼看微博上豆瓣上都在热议这个问题……也记一下自己的想法吧。 ● 1. 道理 自己的事情确实应该自己管。所以,从道理上讲,个人认为图中男友并没有错。 ● 2. 需求的表达 在亲密关系中,表达需求完全没问题,有问题的是把道德大帽子扣在对方头上强迫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期望,尤其是不合理的期望,是一种微妙的暴力,因为你会直接或者间接地要求对方来满足你的需求,而对方并没有这样的义务。 ● 3. 权利和义务 很多时候,正是由于女性单方面意图规避本应自己承担的事,进而主动退出对权利的争取,才导致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话语权缺失。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谁“应该”为谁做什么事情」。没有什么事情是“应该”的。就像那句话,帮你是情,不帮你是理,因而一切都处于情理之中。图中女友说的那句“男朋友送口红不是应该的吗”,这是典型的亲密关系绑架,是对爱情的物化……说得直白一点,如果你主动要求甚至是强迫人家给你买东西,确实就是你欠了人家的啊…… 当然,出于爱意和真心的在乎而主动、自愿地相互送小礼物的情况(关键词:爱意、主动、自愿、相互)肯定和这些没关系了,我它认为是值得欣赏和鼓励的。 话说回来,能量是守恒的,你期待并要求要求别人对你进行金钱方面的付出和投入,就不要怪别人反过来也对你有一定的期待和要求。这放在家庭里也是一样的。一个人如果已经能自立,不需要依靠父母为Ta买单了,那么Ta自然有更多的话语权和自由。 追求自由没错,但是自由的获取往往伴随着责任和义务的承担。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女性主义、平权主义发展真的是任重而道远,因为太多号称自己是女权主义者的女性停留在只想拿权利却不肯承担义务的层面了。 ● 4. 安全感和亲密关系中的相处方式 现在很多的求生欲问答,其实都是大面积范围内女性的安全感和自信缺位的表现。 从以前的“你女朋友和你妈妈同时掉进水里要救哪一个”,到现在的“我把我的口红摔断了所以你要不要给我买”……其实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女性在亲密关系中无法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缺乏自信、担心失去对方、或者更扭曲的……失去对对方的控制,等等。 安全感是自己给的。 不要试图从别人身上获得安全感。 别人要是给你,你可能会产生依赖。 别人要是给不了你,你可能会失望。 亲密关系不是测试,不是间谍战。不是说真正成熟的亲密关系要完全隔绝偶尔的开玩笑撒撒娇,而是说,相互尊重、倾慕、关爱、倾听、体谅、一起经历和追求好玩有趣有意义事情,这才是主旋律。撒娇玩笑这些可以存在,但它们应该是appetizer,开开胃,开心地笑一笑就好,要是它们变成了主菜,这谁受得住啊 ? 太腻了…… ● 5. 自由选择 你可以选择是否向对方倾诉自己把口红搞断了这件事,对方也可以选择是否安慰你/是否为你买一支新口红。这都是自由的选择。 当然,你们各自都可以选择是否因为这件事情所体现的价值观差异而做分手的决定。 ● 6. 沟通方式和共情 很多时候,产生重大影响的,不是“说什么(what)”,而是“怎么说(how)”。谁都不喜欢突如其来的说教,我也不喜欢。 事实上,虽然我觉得从道理上说,图中的男友没有错——他的“what”没有问题,但是他说这些内容的方式(“how”)存在一定问题。同样是表达一个意思,有的人说出来的话就是容易让人觉得不舒服,而有的人说的话使人感觉诚恳而有说服力。这就是“表达方式(how)”和“共情(empathy)”之间的紧密联系。 以下仅为主观推测和感受:图中女友最初提起这个事情的时候,或许并没有想把它提升到“谈论大道理”的层面。虽然我们也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如何,但是如果仅从图片所展示的聊天记录来看,这位女生也没有要求男友给自己买口红,更没有道德绑架或者亲密关系绑架,聊天氛围在最初应该是比较casual的。而男友一上来就说“自己弄坏的自己负责”这样的话,虽然道理没错,但是却显得冰冷生硬,似乎他缺少足够的共情能力。 每个人所说的每句话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人们的一举一动里其实都隐含着他们的需求和想法,都是在传递一定的信号。很多时候连人们自己本身都意识不到这一点,所以这些“信号”被互动的另一方忽视也是很普遍的。 如果我是图中这位男士,我会换一种说话方式,先继续问女友一两个问题,来确定对方的想法。比如,“为什么突然问这个问题呀?”“那么,就这件事情而言,你认为男生应不应该送口红呢?(或者,把问题模糊化,问“你认为男友应该怎么做呢?”这样的问题,不把问题范围限制得太紧,给对方更多的自由回答空间)” 这样沟通的好处是可以先确定谈话的“基调”,如果对方表现出愿意讨论这个话题,就可以通过友好的、温和的方式将这个问题引入认真讨论的方向。然而,图中的男友所说的话却给人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因为看起来好像这位男友一开始就抱着“我才是最成熟的,提出这些问题的人可真幼稚”的态度来进行说理,看似有一点点高高在上了。 要是爱侣之间日常的沟通都变成了这样严肃的说理,那也太没趣了吧 ? 这样一来,爱情中的尊重、体贴、温柔、关爱都被磨光了。要说理是吧 ? 那俩人还不如当个辩论的队队友咱们赛场上一决高下呢,还当啥伴侣 ? 说到这里,又想提一下最喜欢的书之一(虽然它不怎么出名)——《非暴力沟通》,我很认同里面所述的沟通方式。 ● 7. 经济独立和消费观念 无论想要什么东西,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总是最佳的途径。女性的独立之路漫漫,女权主义好不容易发展到今天,女性们更需要珍惜前辈的劳动成果。人格独立和经济独立是最根本的独立,二者缺一不可。 想要口红? 自己买。 别人是否送你口红是别人的事、是别人的选择,与你无关,你需要关心并且努力做到的是—— 你要有自己给自己买口红的能力。 一支口红贵则也就几百块,一般人也不会买一大筐的小萝卜丁吧(家里有矿的除外)?如果不是有难以满足的消费欲、不是要买几十只口红就图个开心的话,一般人平时手上就一两支口红,按照口红开封后能用一年来考虑……这个价格是大多数认真工作的女性能承受得起的吧(自己经济水平跟不上、却又要追求奢靡囤货的除外)。 口红只是个例子而已,把它换成买书、旅行、以及任何涉及到消费的事情都可以。 实话说,我也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对口红这么狂热…… 回到话题上,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有多大能力办多大的事儿,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这难道不是人生必修课吗? 顺带说一句,合理消费,买买买的同时请别忘记节约资源,爱护自然环境……口红所使用的塑料不一定都是能降解的,因而过度消费不仅对个人造成经济上的负担,更要紧的是它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负担……(哦豁扯远了……其实大多数人买买买的时候也不会考虑自己的环境责任的……) ● 8. 消费主义 这几年的口红热潮其实是盲目消费主义的缩影。微博小红书微信公众号蘑菇街之类的都在鼓吹口红能带来的快乐,都在鼓励女性们消费、鼓励男性去给女性送口红……真的有必要吗? 这些鼓励消费的广告大战后面等着盈利收钱的人又是谁呢? 很多资源丰富、经济富裕的地方的人们早已开始认真遵循节约资源、理性消费的理念、富而不奢,而我们这么多人怎么就未富先奢了呢? 切勿让消费主义冲昏头脑。费尽心思地想送口红要买什么色号重要,还是放下手机、相互陪伴、一起做一点好玩有趣有意义的小事情重要 ? ● 9. 总结 多些体谅,多些共情,多些尊重, 多些独立,多些慎独,多些自省。 最后—— Most importantly... 警惕消费主义, 节约资源,爱护地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