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反碎片化的

移动互联网带给人们最大的一个属性就是“碎片化”,于是也出了很多说法,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效率……但是与此同时,碎片化也成为了很多人的幻觉。
其中最大的一个幻觉就是,我利用好了碎片化的时间,就能好好学习了,就能学好一个东西了。
这句话太好黑了,你想想在所谓的碎片化时代没有来的时候,你完整的时间学好过什么东西了么?那现在时代一变,一个小时被打散,你的学习效率就突然能提高了?
学习可能离不开碎片,但是学习是反碎片化的。
你在进入一个领域的时候,不管是一本入门导论还是一组教学视频,你开始看的时候,信息接收率通常是比较低的。于是你从外界摄入的信息,就是碎片化的,因为你即使面对一个体系,由于你的水平有限,你无法吸收体系里面的所有要点。于是一轮下来到你脑子里面的都是七零八落的,分散在各个地方,你无法看到全貌。
注意,这时的碎片来自于你的消化不良,也就是你看到了一个体系,但是吸收的也都是碎片的东西。这个时候是最艰难的一个过程,因为你会进入一种什么都搞不清的恐慌心理阶段,于是你会期待有人讲有人手把手教有人可以倾诉释放你的不安。但是如果你在这个阶段停下来,然后又去换一个新的领域,然后你骗自己我对原来那个没兴趣,那你也就会一直入不了门。
这些就七零八落是你学进来的碎片了。学习就是把这些碎片拼接成体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只能由你自己来做,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帮的了你。回想我们的教育经历,大多数人还是在上课听讲考试做题得分的阶段,却不会去思考如何从知识的碎片中拼接出体系来。
由于缺乏这样的训练,所以知识点、信息在大脑里都是零碎的,基于此,许多逻辑也是残缺的,于是思考也是随机的,于是做的事情也是没有章法的。
学习其实就是这么一个过程,你入了一个领域的门,不停地吸收知识,然后用你自己的体系一点点地解构,然后还原,变成你的东西,在你的脑海里生长,一点点积累,长出了你的体系,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弹性,越来越完整。
在你的脑海里应该是一张高维度的全连通网络,而不是一盘沙的堆积,或者是一团泥浆糊,或者是一堆碎片,或者是一片汪洋(水)。因为对于建筑大厦来说,碎片的作用大概也就是在快完工的时候,填填路基。
当你要构建这样一个体系的时候,你想想看,是不是需要连续地、密集的时间投入,才能让体系有序地构建,而你再看看那些快速学习式的言论,你会不会发现有什么问题?
碎片的堆砌永远都是碎片,而体系的高楼需要钢筋混凝土才能成型,学习系统的钢筋混凝土是什么?我个人观点是,贯穿系统的是逻辑。
当我们沿着逻辑前行的时候,我们的步伐才有可能是踏实有力的。不过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这篇文章目的只有一个,不要再只依靠碎片化学习的路径,多思考一些完整和体系的东西。学习是反碎片化的,因为如果你整天都活在碎片里,就像你买了一箱饼干,里面的没有一片完整的。那你吃着这些饼干碎片,和吃渣有什么区别呢?
作者:Scalers
公众号:持续力
欢迎加微信交流:ascal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