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自从上了高中后,每次回家,回到三交镇,走在街上,看着来往的行人,一张张的憔悴面容,一丝丝空气,一缕缕风,都像在和我说“你不属于这里”。可我却是很享受走在这里的街上,享受这一段短暂的回家之旅,就像“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的憋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一样,我不喜欢走路,但又喜欢走路,不喜欢走路是因为我懒,也不是因为懒,只是觉得这外面没什么好的,也不是非要去找点乐子,只是没有个由头,也不是想为什么去走路,只是觉得孤零零的一个人,没人可以做个伴,也不是非得要人陪着,只是觉得自己离这里远了,没有了当初对这里的习惯;喜欢走路是因为觉得在路上觉得自在,也不是说在家里不舒服,只是感觉在路上更清醒,也不是说我有多糊涂,只是有点憋人,也不是心里难受,只是在路上能知道我不是这里的,也不是不喜欢这里,只是没有了当初对这里的习惯。就这样,我一般不去走路,要走路就想多走一会儿,也会故意去绕绕路。 你说的没错,你讲的理也没错,错就错在,你生错了地方和年头,你错在了读书。读书是一场赌博,赌注则很大,往后的日子,幸福,甚至是性命。书中的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车马多如簇,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格局,整个自己变得不一样了,要是日后可以顺了自己的意,了了自己的愿,这还好说,要是没整好,让一个学富五车,学贯中西的人每天陪着没读书的人去种地耕田,这就完了呀!他会被憋死,被堵死,即使没死,也在心里杀了好几回人了,或杀自己,或杀别人,他的心里有天地般大小,却被黄土地压的死死的,可以站在黄土高原上去望一望,望不尽的尽头,农民的劳动所带来的踏实感,来自黄土的贫瘠,也来自自己的汗水又在这土上挣了点生活,也来自这被压的死死的感觉,一山一山的黄土经年不动,这边的人喜欢唱歌也是这个缘由,也不是喜欢唱歌,就是在那吼,扯开嗓子吼几声,歌声飘散开来,弄得到处都是,山沟沟里有,自己耕的土地上也有,更上了天,离开了这土地,在此刻,才觉得自己是这土地的主人,爬起来了些。 啥叫废话?说些已经过去的没用的事;啥叫有用的话?张罗些前面有用的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这就叫积极生活,想着去生和活,要是人们都想着去生和活,那这日子就能过好,大家的日子就能过好。也应该是这样,所有的动物都想着去生,繁衍后代;都想着去活,生存下去,倒是人,倒是有些人不去生活,倒是不像个动物,他也不清楚他是个啥。主是什么?为什么要信他?主能告诉你你是谁?从哪来?要去哪里?也不是说主能告诉你这些,只是说主能告诉你主能告诉你这些,这就是宗教,宗教其实本来也是帮助人们去生活的,是为了过日子,一个好的信徒不用去礼拜,不用去纪念,只应该按时吃饭睡觉,勤奋工作,善待周围人。主是什么?主是曾经在我们身体里的兽欲,主让我们去更像动物,也不是说主是动物,只是说主曾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也不是说主现在离开了我们的身体,只是说主不再像以前那样了,现在人们的兽欲正在减少,人变的更理性了,也不是说理性有什么不好,只是过多的理性会阻碍生活,生为人就应当做个人。
-
青橙王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5 16: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