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隋-244窟塑像与壁画
【敦煌石窟】隋-244窟塑像与壁画

莫高窟第244窟
该窟建于隋末唐初,是一个覆斗形洞窟。主室塑有隋朝盛行的「三世佛」,即南壁的过去佛、西壁的现在佛、北壁的未来佛及其胁持菩萨。
洞窟很小,塑像却有十一身,但并不拥挤,工匠在塑像和壁画上大多运用了石青和石绿,开阔了空间、增强了深度、拓宽了视野。塑像比例适度、体态婀娜、服饰华丽,是这一时期经典作品。
本窟最鲜明、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窟形、塑像、壁画方面,有着上承早期下启唐宋的重要作用。洞窟中已没有了中心塔柱,采用了覆斗形制;塑像基本已成比例, 不象隋朝的头大体长腿短;四壁壁画没有了千佛,代之以简单的说法图来装饰;四壁上部的飞天也由早期的「V」字形向「一」字形转变,变得较为舒展、自由。
此窟先后经五代、西夏改画,甬道两壁有五代画曹议金、曹元德供养像。主室覆斗藻井顶,四披画千佛,边缘画条形联珠纹,藻井尚存画出的十字梁架与部分斗拱,垂角帷幔铺于四披。壁面不开龛沿南、西、北壁墙脚凿出马蹄形低坛(佛床),坛上倚壁面塑三铺佛像,为大型彩塑三世佛。

西壁,居中释迎佛塑像在须弥座上结迦跃坐,背后塑出背光,绘火焰化佛图案;两侧迎叶居左、阿难居右,二菩萨胁侍,一铺塑像共五身。壁面上沿画飞天及天宫栏墙绕窟室一周。栏墙下壁画分上下三段。西壁上段背光两侧说法图各一铺,均作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中下段均画在塑像之间填补空白,两侧共画佛弟子六身、供养菩萨二身及供养童子二身。供养菩萨手捧莲花火焰珠胡跪供养。供养童子穿犊鼻裤,持花供养,颇带童子稚气。主尊坐下八面须弥座的五面经西夏重绘菩萨五身。




主尊坐下八面须弥座的五面经西夏重绘菩萨五身。

西壁,居中释迎佛塑像在须弥座上结迦跃坐,背后塑出背光,绘火焰化佛图案;两侧迎叶居左、阿难居右,二菩萨胁侍,一铺塑像共五身。壁面上沿画飞天及天宫栏墙绕窟室一周。栏墙下壁画分上下三段。西壁上段背光两侧说法图各一铺,均作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中下段均画在塑像之间填补空白,两侧共画佛弟子六身、供养菩萨二身及供养童子二身。

供养菩萨手捧莲花火焰珠胡跪供养。
供养童子穿犊鼻裤,持花供养,颇带童子稚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