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过冬
D1
在又一波寒潮来临的清晨,只穿了一条优衣库的紧身裤走出家门,乘9号线换3号线再换10号线到虹桥火车站,坐高铁到福州,开启为期20天的闽冬之旅。

中午12点来到比上海暖6、7度的福州,乘地铁1号线到东街口。这里毗邻三坊七巷,是繁华的商业区,有不输给上海的人流和令人心惊胆战横冲直撞的电动车。找到经济实惠的炽饺大饺鲜粥,点了几个裹得结实又个大的煎饺和两碗粥果腹。然后拖着行李箱,到附近的哥伦布酒店投宿。是复式的双床间,两个淋浴间,空间足够大,小家伙上上下下也很兴奋。看来除了临近春节而不够经济的价格外,老老小小都算满意。

等小家伙睡了,和外婆去隔壁的三坊七巷遛了一圈,分享了一盒花生年糕。三坊七巷保留了一些建筑古风,但感觉就是熙熙攘攘的丽江古城,什么都有卖。这里的榕树又高又茂盛,姿态很美。
林觉民冰心故居也在附近,原来林觉民是林长民的兄弟,是林徽因的叔伯。福建姓林的还不少,林语堂,林则徐,还有些叫不上名字的。
晚饭在林则徐纪念馆对面的旧巷南,味道一般。这里的小吃店好像都叫百年老店。



D2
上午去另一个百年老店醉仙楼吃早点,哪知没有堂吃,只能站在冷风里吃些冷糕团,味道也一般。坐车去泛浦天主堂,福建省最大的教堂,在闽江边上。



虽然是周日,没赶上教堂做礼拜。在达道附近吃了网红的没牙伯花生汤和忠惠酱鸭捞化老铺。价廉物美,就是环境太糟糕,像民工聚居地。
下午去了西湖公园,时间有点晚,没坐小孩喜欢的电动船,也没赶上摩天轮。公园极大,走了一长段没有人烟路灯昏黄的小路,终于走到大马路乘上公交,几站路开了半个多小时,过了饭点。



在东百地下的蒸有味吃了几个简单干净的套餐,老板说没有不回头的客人,果然如此,离开福州前我们又去吃了一次。
D3
上午江滨公园,似乎没什么可看的。午饭达道牛肉,小孩不爱吃,甜点耳聋伯元宵,也不爱。元宵米莳总是我和外婆的最爱。
下午打卡网红面包奈雪的茶,大家抢面包像不要钱似的。晚饭老店大福星鱼丸,小孩终于有点吃的兴趣了。老板娘说小孩子的嘴是最刁的,他喜欢才是真的好吃。
D4
早饭是酒店隔壁的味中味,包子米浆虾酥。上午去附近爬了乌山,有米芾留的字“第一山”。山上有极小的鸟,摄影爱好者介绍叫插尾太阳鸟,喜欢飞在腊梅一般的树枝上。
中午离开福州,前往泉州。一出火车站就觉得这里亲切又有序,公交指示牌好找,车子座位背后是成语典故,心生好感。路上还是七八十年代的古早风味,建筑风格保留完好,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好极了。
入住花喜慢居民宿,然后去赶下午四点的木偶剧公益演出。主持人把木偶戏的历史娓娓道来,从容不迫,极有气度。这样的演出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很新鲜。

晚饭打卡网红饭店斯丹姜母鸭,一只鸭90块,简直漫天要价,味道确实不错。泉州的特点是,网红饭店充分了解自身价值,开价不一般的高。后来的老牌凤池猪蹄、侯阿婆肉粽无一不如是。
民宿隔音差,设备也不如酒店,就是花拳绣腿搞点文艺风,价格便宜100。
泉州街上的电动车相比福州更吓人,这是城市要保留古风所付出的代价。

D5
一早吃了赫赫有名的侯阿婆肉粽和康庄满煎糕。肉粽料多,蒜油吊香,口感浓郁,就是老店服务态度欠佳。煎糕价格还算公道,味道无功无过。
上午去开元寺和承天寺,前者香火极旺,后者少人问津,但格局是我们喜欢的。僧人各种口音都有。
中午不再执着于找网红,路边随便选了家本地人多光顾的,吃了咸饭海蛎煎马加鱼汤。
下午小孩居然不要睡觉,昨天捂得太热今天热伤风,鼻子塞住不舒服了。索性不睡,去清净寺,去秉正堂吃四果汤,晚饭凤池猪蹄,猪蹄酥烂入味,价格很不美丽。清净寺里的小四轮脚踏车让他度过了今天最快乐的时光。


凤池猪蹄店附近,巷子又多又难辨,外婆在西边巷里迷了路。这里很多哈罗助力车,上海看不到。
中午没睡觉,晚上8点不到就睡着了。睡前忽然多出来奢侈的两个小时,竟然不知道做些什么。
D6
清晨的小巷子安静无人,乘公交4站地到西湖公园,路口的书报亭兼卖早餐,简简单单的咸口豆腐脑、花生浆和酥脆的马蹄酥、油条,喂饱了几张挑剔的嘴。
西湖公园有水有桥,可以逛上半天。中饭在路边偶遇的粥店解决,意外的物美价廉。
2月1日
上午逛了民宿边上的中山公园。然后退房,乘两部公交车到30公里外的晋江。此时爆发了母女间此次旅游的第一次争吵:小孩已经2天没大便,昨天我说买水果,外婆说明天就要走了别买了带着重。今天出发去晋江前还没有大便,情急之下就来了一句:都是你昨天不让我买水果。外婆马上争锋相对:你要买我也不会拦着你,小孩的事从来都是听你的。听了这句话我只能呵呵,出生以来如果都是听我的,哪里来这么多不愉快?
就这么愈演愈烈,吵着出了民宿,板着脸吃了午饭,然后等车,换车。下车的时候小孩在我手里睡着了,抱着走了600米到了晋江美家快捷酒店。晋江房价便宜,订了两间,大家都能休息好。事实证明这也是一路过来性价比最高的住宿地了。
下午去了丁氏祠堂和五店市。祠堂是半开放状态,按苹果地图索骥吃了个闭门羹,原来入口在别处,而且要打电话叫人来开门。里面是个清真寺,还有家族祠堂,记录了丁氏元末明初从阿拉伯迁徙到泉州的历史,现在的安踏、361都是他们的产业。清真寺里大叔分外热情,看到小孩子忙进去拿了糖出来招待。我们坐的公交+步行800米,回程顺道去了闽南大厝商业化的五店市。进门才看了两处,小孩突然拉肚子拉脏了裤子,只好回宾馆了。
这个季节的沃柑非常好吃,皮薄多汁又甜,完全颠覆了之前对芦柑的坏印象。
晚饭本想去豆友介绍的鹏峰饭店,走了700米到店门口才知道快过年了歇业了。路上随便找了家砂锅粥,小孩又闹肚子疼,让他平躺在腿上才舒服了一点,应该是岔了气。炒牛河很好吃,鱼粥寡淡腥气。
2月2日
据说晋江明天会下雨,所以今天先把重头戏蔡氏古民居群去了。带着两老一小坐了4部公交车+3公里的士,终于到了目的地。这里上海人还不少,似乎哪里都能碰到。蔡氏古民居群是原汁原味的大厝,不像五店市是被加工过的,商业气氛浓厚。游人不多,15元门票,里面景点介绍也比较简单,指示牌很少,不像个正规的景点。
出来的时候打不到车,走了一公里多的路出来,路边饭店吃的咸饭、粽子,因为有公交车直接到安平桥,就临时决定中午不回去睡觉,把安平桥也去了,这么远,是不可能特地来跑第二次了。果然小孩又在车上睡着了,到了桥边抱着他睡了一小时不到。“天下长桥无此桥”,整座桥5公里,是不可能走完的了。外婆被人指错了路,倒阴差阳错从桥那一头走到这一头,还拍到了经典角度的照片。在桥上给幼儿园老师录拜年视频,简单三句话录了半个多小时,总算不经提醒一气呵成,对两岁的小孩来说确实有难度。我估计班上没有小朋友会这样给老师拜年的。
晚饭去了当地最热闹的万达,这里没有饭店歇业,选择很多。最后还是选了日料,内容丰富营养均衡。饭后完了商场里的免费海洋池、滑梯。晋江公交车晚7点就是末班车了,只好打车回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