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JDL》结构篇之剧本部分重点
结构篇
结构篇主要从剧本、剧诗、音乐、舞蹈、舞美设计等要素讨论。
剧本
传统戏剧与音乐剧的对比
l 音乐剧发展至今,主流依然是“现实主义美学”和“体验派美学”的表现形态,依然没有超越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等建构的戏剧理念和美学追求,它们的艺术本质和美学诉求是一致的,尽管在表演形式上和阐述理念上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甚至天壤之别。
l 例如,传统戏剧基本上是通过对人与时间发生的情感纠葛、矛盾冲突的思考与解决,实现戏剧任务,达到戏剧目的。而音乐剧是遵循上述戏剧原则的基础上,几乎完全放弃“台词朗诵”这一传统戏剧中核心表现方式,以音乐为戏剧表现母体,依据戏剧主题表达要求而产生的舞台演艺技法和审美观念。
l 需要强调的是,传统戏剧是一个将简单的剧情故事尽可能复杂化、冲突化、尽可能使主题变异,从而实现思辨的戏剧任务。音乐剧则将复杂情节故事尽可能简约化、概念化。给复杂的剧情、角色的情感、戏剧的冲突腾出更多时间空间给予以音乐为主体、舞蹈和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为辅体的艺术。
l 科技的发展使得音乐剧更加成为一种完全开放的、自由的、民主的简约故事、繁复各种表现形式的另类戏剧。过去的一百年来它一直在诉说和解决的——是生存还是毁灭!而几乎回避和询问——生存是什么、毁灭是什么的深度思考。它充分使舞台剧表演艺术从理论道实践找到了“意象的体现”、“激情的做功”和“诗意的表达”。我们认为,音乐剧率先引导西方艺术实现了“整体戏剧(totaltheatre)”的审美表达。
剧本
l “剧本(Book)”一词来自意大利语(Libretto(Booklet)),这也是对歌剧剧本的称呼。音乐剧剧本在确保实现戏剧目的与意义的前提下,必须要为音乐、舞蹈、舞美、灯光等创作提供必须的时间与空间。
l 音乐剧剧本蕴含的冲突该改剧本吸引观众的核心所在,剧本是一部音乐剧最为重要的载体,剧作的其他元素都以其为依据展开。
音乐剧领域剧本创作的发展状况
l 早期音乐剧发展过程中,剧本创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停留在简单的歌舞搭配。结构松散,故事平淡,情节性不强,根本谈不上人物性格、戏剧冲突、戏剧悬念和塑造艺术形象等基本创作规范。
l 音乐和歌舞的进步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呼唤剧本创作进行改革,加强剧本的文学性与股市的曲折性,在这种背景下,剧作家地位得以提升,一改传统音乐剧创作以作曲家为核心的模式,不再是被动等作曲家写好旋律填词,而是先孕育一个生动的故事,再不断与其他要素磨合。
l 随着叙事音乐剧的兴起,剧本的地位达到极致。例如小哈姆斯坦与科恩《演艺船》,与罗杰斯《俄克拉荷马》进一步实现剧本同歌曲、舞蹈的整合,初步形成叙事音乐剧的创作风格。
l 普林斯和桑坦开创概念音乐剧剧本,将剧本和表演紧密联系。作品《酒店》尽管秉承了传统手法和自然主义原则,但尝试将电影的场面调度手法运用在舞台上,糅合原本属于政治史诗剧场或百老汇式的娱乐导演手法,使得剧本不仅是承载剧情的文本,还是使剧作表演得以实现的手段。《伙伴们》没有完整的情节,以非线性流动情景推动剧情向前发展,对传统以叙事为主的剧本创作美学观念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颠覆。《太平洋序曲》在情节叙述和引入时没有一丝停顿,试图使得叙事同音乐舞蹈一样流畅。是百老汇历史上剧本创作技巧运用最为纯熟的作品之一。尽管概念音乐剧对传统剧本所强调的叙事达意功能有所弱化,但它仿佛与生俱来的将音乐舞蹈同剧情完美结合起来的特点,精炼简洁的结构,是成功剧本力求达到的最高境界。
l 伦敦西区的四大,剧本创作方面向传统回归,多改编自名著。
l 后现代音乐剧依然坚持剧本的核心地位。(233333)
论一个好的剧本基本素养
l 曲折动人,包含强烈戏剧冲突,推动观演行为持续的激情互动。
l 重视观念和情节,戏剧主题定位几乎不变。通常涉及道德主题非常贴近观众生活和社会现实,具备贫民性审美特点。能将复杂的故事简约化、通俗化,不过分追求标新立异,深入浅出的戏剧方式。
l 题材上选择家喻户晓的名作,选择社会历史重大事件作为音乐剧创作主题。
结构(Structure)
l “结构”主要指剧作家为剧本设计的大致框架,一部音乐剧大多为两幕。一般创作中包含着规则流程。
l 说明(exposition):音乐剧的开始,观众可以熟悉人物身份、人物的过去、人物基本概况。
l 激励的阶段(Inciting Moment):剧情的行进,围绕出场人物发生的事件,人物如何行动。
l 上升动作(Rising Action):不同力量冲突,戏剧矛盾显露。
l 转折点(Turning Point):一种力量突破重围。
l 下降动作(Falling Action):沿着转折点方向发展,糅合新的因素。
l 高潮与结局(Climax and Denouement):扣人心弦,主旋律,有时是结局的一部分。
l 收场(Conclusion):撒花~
主题与情节(Theme and Plot)
∆ 情节是躯干,主题是灵魂
∆主题是戏剧生命的延续,是剧作深层次含义的体现。不同剧作家表现主题的手法不同。可以是剧作名称,可以是台词、对白,有时则更隐晦。
∆剧本所要陈述的故事就是剧本要表达的情节。情节与主题应当密切结合。推动情节发展方面,一部音乐剧都包含一种或多种冲突的力量。剧本有赖于冲突力量推动发展情节。
布局和编排(Strategy and Tactics)
l 剧作家开始一个故事时,头脑中浮现的故事梗概就是剧的布局,实现布局的方法就是剧目的编排。编排是组织艺术,是最要求逻辑的部分。
l 例如:人物出场自然,没有虚构痕迹,对白合逻辑而可信。合理制造戏剧冲突,巧妙设置悬念。
叙事音乐剧的三个里程碑——《演艺船》、《俄克拉荷马》、《天上人间》
l 剧本作用发挥最明显的要算以叙事为主的叙事音乐剧(Book Musical,又称古典音乐剧。)由科恩和小哈姆斯坦开创的叙事音乐剧高举现实主义的旗帜,不脱离传统而又有所创新,开辟了早期音乐剧发展的新时代。
l 《演艺船》中,小哈姆斯坦成功使剧本成为故事发展的主线。在结构构思方面,对场景的处理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整合性,表现出艺术的严谨和形式的统一。主题挖掘方面,将现实问题揭示出来具有深刻思想性。在此之后,音乐制作逐渐接纳了将戏剧文本与歌曲整合为一体的美学标准。
l 《俄克拉荷马》破天荒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讲述平常百姓日常生活。摒弃了传统开场序曲合唱,采用一人独唱的方式。音乐与舞蹈结合方面做的很好。
l 《天上人间》描写了清教徒式的美国社会和田园风光,除了经典的“板凳戏”之外,第一幕结尾前的高潮戏“独白”(Solitoquy)值得回味。尽可能挖掘了表现剧情的手段。不仅通过故事的演进介绍剧情,剧中的对白、歌唱甚至音乐、舞蹈,都成了推进剧情的手段。
l 以上作品的作者小哈姆斯坦,有着坚定的创作原则和理念,力图从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和阵地,并不偏执围绕社会问题大做文章。具备探索精神。兼任剧本和剧诗创作两种角色,能够更好把握创作或后,树立了许是音乐剧的规范。
�0��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