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斯宾诺莎:照见少华灵魂的命运必然性|西方哲学史笔记

01
斯宾诺莎(1632-1677),是少华2018年最喜欢也最欣赏的哲学家。
他那句“万物都是为了保存自己”,曾深深地照见了我的灵魂。
这么讲,有点夸张。
但少华词穷了,不知道该怎么展开论述当时我对他的喜爱。我喜欢他的克制,喜欢他的自律,更喜欢他那种坚持自己原则和学术见解孜孜不倦地研究,以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安贫乐道。
对于2018年依然在迷茫中苦苦找寻安稳的少华来讲,像一束光,或者说是一点光,照向了可能的方向。
一年之后少华再次整理雷老师课程里斯宾诺莎的笔记的时候,依然有一种被深深安抚,灵魂被照见的平静和愉悦。
感谢星河灿烂里,你曾经出现过。
谢谢。
02
问题来了,少华你为毛那么喜欢他呢?又是什么照亮了你的灵魂?
我们先从斯多亚讲起吧。斯宾诺莎也是那个时代的斯多亚主义坚持者。
之前我们提过斯多亚主义的不动心,运用自己的理性,自然理性、宇宙理性和个人理性之间的关系,服从命运的必然性,根据自然来生活。以及少华最喜欢的那句塞涅卡的话——
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
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
斯宾诺莎基本上活出了斯多亚的精神内质——
为保存独立和自由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也享受到了最高的幸福。
简单讲讲他的生平。他出生于一个从西班牙流亡到德国的犹太教家庭。家里把他送到宗教学校希望他未来可以成为一个拉比(也就是神父、阿訇、牧师那样的神职人员)。但那时受笛卡尔理性主义,自然科学春风的吹拂,斯宾诺莎认为传统的宗教和哲学并没有什么意义,他必须走出自己的独立研究道路。
那时的他写了很多离经叛道的文章和书,比方说《神学政治论》,《伦理学》。后来他就被犹太教赶出了会堂,也被基督教深深地抵制。不像笛卡尔的谨慎和折衷,他毫不隐藏自己的锋芒,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学术独立,不经商、不从政、也不去学校当教授(41岁的时候海德堡大学邀请他去当哲学教授)。
而是选择了磨镜片这种枯燥乏味的工作来养活自己,直到死去。因为磨镜片的原因,他的肺部积累了很多粉尘,45岁就英年早逝。
他的一生,就是斯多亚主义者的写照。
过简单朴素的,独立自主不受干扰的自足生活。
03
好了,表达了少华的欣赏之情之后,我们来看看斯老师的核心理论是啥?
3点——
1.顺从自然的必然性
2.万物都在竭力地保存自己
3.自由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

04
首先有个基本前提,斯老师不认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
他说,我们的幻想,我们的欲望,我们认为自己有人性的可能,统统都是自然必然性的一种。
什么意思?
和笛卡尔把人的身体(都是可以被怀疑的)和灵魂(我思故我在)分成完全独立的两部分不一样,斯老师认为人的身体和灵魂是一体的,它们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脱离于自然。
即使是上帝,神,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或者说,上帝就是自然。
自然就是所有存在的事物的集合。包括神。包括我们的身体和灵魂。
而自然中万事万物是有规律的,内部因果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因有果。有果有因。
如果我们想过好的生活,淡然的,不动心的生活,我们就要看清自然的必然性,并且顺从这些必然性。我们和自然是整体一致的,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不是未报时辰未到。
就好像塞内卡的那句名言——
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
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
05
这样讲好像有点干,论证还不是很充分,那我们接着来看第二点。
万物都在竭力保存自己。
当你走在路上,前面有个坑,自然地必然性就是:继续走,一定会掉到坑里。
为了保存自己,你一定需要绕开走。
生活里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类似的必然性,你需要看到这一个个的坑,避开它,顺从自然的必然性,你才可以过上不动心的自由生活。
我们都在竭力地保存自己。
有人可能会说了,人不愿意自己被损耗,趋利避害遇到危险求助或者躲开,这个很好理解。但是石头,大地,天空,泥土,它们又怎样竭力保存自己呢?
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1687年):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的时候,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所有物体都在努力保存自己的状态,静止的想一直静止,运动的想一直运动。
问题来了,每个人都渴望要自由。
我们又怎么可以要到自由呢?
06
那就活在自由里,并保持自己的自由。
如何活到自由里呢?
自由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
透彻地、冷静地理解自然的必然性。全面、客观地看清它们的因果链条。平静地接受生活的幸与不幸。顺从自然的必然性。
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灾难?为什么我已遭遇如此不幸的痛苦?
因为我们的脑容量和知识储备是有限的,在这些苦难面前是如此的无知。我们没办法像打辩论的王者那样把对方的论拆爆,我们看不清楚所有因果链条,我们看不到不幸的必然性。
比方说各种大地震。
地震预测至今依然是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地壳内部难以观测,地震涉及的面积很广,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非常复杂,难以观测。同一地方地震重复的时间一般都几百上千年,取样观测比较难。
我们对地壳运动的认知如此匮乏,导致我们在地震面前无能为力。
还有好的生活,好的婚姻。它们都有一套套自成体系的因果循环链。你的每句话,每个选择,每个行为,都会导向这样那样的方向,最后得出此时此刻的结果。
但又有多少人能看清楚,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呢?
年轻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白日梦,以为自己有无限种可能,有很多时间可以挥霍。我们可以有100种工作可以尝试,有1000多个情人可以交往。但当我们都变成了油腻的中年人的时候,这些可能性统统都消失了。
懊恼和早知道也挂在了嘴边。
可是我们冷静下来好好想想,我们真的有那么多可能吗?不不不,如果再回去一次,以当时我们的能力,我们的见识,我们的各种影响条件,当时做的已经是我们最好的状态了。
在当年那条因果链上,我们已经尽力了。
当下,已经是我们最好的状态了。
因此,所有好的,不好的事情都是必然的。
所以我们会说斯宾诺莎的学说是我们安慰心灵的一剂良药。
他鼓励我们冷静、全面、透彻地去理解每一个选择背后的的因果链,看清楚生活的必然性。
淡然地、不动心地面对生活的幸与不幸,静静地顺从命运的光临。
也就是少华非常喜欢,塞内卡的名言——
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
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
少华愿意臣服,心甘情愿地臣服。想和命运一起走。
与你共勉,加油。

主要参考:雷斯温《哲学闪耀时|西方哲学史》
第一单元:世界是什么?
第二单元:世界要到哪里去?
第三单元:什么是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