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茶 | 别混淆了贡眉与寿眉
识茶 | 别混淆了贡眉与寿眉
书茶生活 莲语学堂
书院茶事美学
以文化人,以美济心
贡眉?寿眉?
有区别吗

一:贡眉的身世之谜
首先国家标准的贡眉和寿眉是清晰分开的,但在企业和市场推广中的贡眉和寿眉较为混乱。在探寻其身世之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具有传统贡眉、国家标准贡眉及市场流通贡眉三个概念。
传统贡眉有两个重要的约束条件:一、制作的品种是菜茶(注:菜茶并不是一种茶,它是指当地土生土长的有性繁殖的茶树群体种);二、原料是头春的第一茬原料,不是采用制作完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之后的原料。
另外,在《国家标准GB/T22291-2017白茶》中对贡眉的定义为:“贡眉(gong mei):以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捡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而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贡眉大多是因为随着白茶市场的趋热,采摘和制作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在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制作结束后,采摘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制作的贡眉。由于采摘期较晚,又在采摘完白毫银针和白壮丹后才采摘,所以品质不如传统贡眉。

二:寿眉和贡眉的区别
寿眉不同于贡眉,以大白茶、水仙或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或叶片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树种,二是采摘原料的等级(时间先后)。
其实,在建阳的古县志记载中,以前的贡眉和寿眉其实就是同一种茶,只是贡眉比寿眉品级要高些。
过去两者的原料都采摘自菜茶茶树(群体种茶树品种),用菜茶芽叶制成的毛茶被称作“小白”,相对应的是福鼎大白和政和大白制成的毛茶“大白”;
菜茶的茶芽最早是用来制作白毫银针的原料,后来发现“大白”芽头更肥壮、毫更多,更适合制作银针和白牡丹,所以“小白”就专门用来制作贡眉、寿眉了。

三:先有贡眉还是先有寿眉?
按官方资料记载:寿眉最早称为“白毫茶”,其干茶叶宽多白毫,形似寿星眉毛,故得名“寿眉白茶”,又因采自菜茶树种,也称“南坑白”“小白”;贡眉一名则源自清廷采购;朝廷采购的物品都被称为贡品,贡品寿眉也就被称为“贡眉白茶”了。
所以,是先有寿眉的哦~

实则,贡眉寿眉都属于轻发酵的白茶类。先有银针、牡丹,才后有寿眉、贡眉。但随着时间的不断陈化,内含营养物质不断沉淀升华,其口感滋味甚至比银针、白牡丹转化的更稠滑醇和;更容易转化出白茶的枣香与药香哦~

以一杯茶
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

莲语文化
莲语学堂|书茶生活—城际联盟 |中华茶道学会
校区分布
北京:大望路,马连道,知春路,五棵松,大兴,上地,东直门,三元桥,回龙观,房山,昌平,亦庄,通州,798艺术区,世纪城,丰台,蓝色港湾
全国:
华北:唐山,保定,承德,大同,运城,朔州
东北: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齐齐哈尔,抚顺,丹东,阜新,辽阳,营口,本溪
华东:宁波,休宁,黟县,黄山,徐州,寿光,招远,莱阳,扬州,潍坊,南昌,嘉兴
华南:深圳,厦门,福州
华中:长沙,襄阳,漯河,武当山,武汉
西北:兰州,张掖,酒泉,嘉峪关,赤峰,银川,包头,哈密,乌海
西南:大理,道真,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