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两当轩不遇记
黄景仁,字仲则,江苏常州武进人。对于黄景仁,我的初始印象无非毗陵七子、“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之类泛泛大名,以及若干流俗句章,如“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等名句。
真正见识黄仲则诗文之妙,是在读《顾随诗词讲记》(叶嘉莹 录)时得之。顾老先生,对黄仲则大家赞许,称之才华高绝。
我初读黄仲则诗词,惊叹不小。不免惋惜明清虽好诗良多,黄仲则却默默无闻。有的诗作磅薄大气风骨凛然,如怀古咏史名作《登北固楼》: “振衣直上最高楼,吴楚青苍一望收。此地山形常北顾,千年江水自东流。乾坤莽莽鱼龙气,今古愔愔花月愁。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有的诗作则异想天开奇思无限,如《杂感》:“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而更多则是率真情怀流露。读“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面”等奇句,拍案叫绝,又大赞黄仲则“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等诗句,称之真诗人。好词丽句,每每读来心弦一震。
得知黄仲则旧居近在常州,二零一七年五月一个下午,携友人一行驱车直赴常州,先访瞿秋白故居,再探黄仲则旧居两当轩。循地图指示,步行过车水马龙的闹市,找到目标所在的一个巷子口,便四处寻不到地图所示的建筑。见路口坐着一位老阿婆,便去问黄仲则故居在何处。答曰:黄仲则?弗晓得。

探头四看之余,于老太太身后五十米不到处,见一座老建筑。走近细看,原来门口悬挂一幅牌匾上书“黄仲则故居”,门前立一石牌,谓之当地文物保护单位著名诗人黄景仁故居云云。可惜当日大门紧闭,不能入内,逡巡四顾,一面侧墙上开了一道小门,挂一铜牌曰:两当轩。其时暮春,近下午三点,在半斜的阳光映照下,白墙小宅,门庭深锁,周遭繁华闹市,此处寂寂无闻,鲜有人问津,甚至连近处居民都不知其所,真令我哭笑不得。


乘兴而往,不意两当轩闭门谢客,白跑一趟,于是乎,只能摄影数张,稍解一心结,也算是兴尽而归。
-
keens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02 13:4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