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他在舞台中央,却只懂自己的骄傲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多人可能认为1900是一位伟大的海上钢琴家,终其一生也坚守在海上弹钢琴,更多的人则是对他的结局唏嘘不已,网友评论更是意见不一。你可以说马克斯是他在世界上唯一可以理解他的人,成全他是最好的结局;也可以说,为什么不拍晕他,然后解救他于水火之中呢? 从影片整体来反思,当然就电影传达的正面价值观方面,貌似在歌颂天赋异禀、伟大的钢琴家坚守自己的战场,用一生去演奏;然而,在我看来,暂且抛开缺乏关爱等因素不谈,其实其背后折射出了,局限的眼界、知识、思维是导致他悲剧式结局的主要原因。 犹如一部电影《房间》中的小男孩一般,5岁以前看到的只有一间小小的房子和妈妈,他以为世界就那么大,以至于后来被解救出来一度难以适应广阔的世界,在外界看来,孩子似乎是有智商问题;在生活中,同样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场景,为什么很多在一线城市呆久了的精英眼里,中小城市的许多人似乎有些白痴?知识渊博、思维开阔的人觉得下里巴人似乎有些呆?为什么不同见识的人真正有效沟通?这统统都可以说是眼界、知识以及底层的思维造就的。 钢琴家一直不愿意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终于有一次决心上岸去听听大海的声音,却根本都没有完全落地就折返回去。因为他内心根本无法适应无边的世界,内心极其没有安全感,宁愿坚守有限的琴键和有限的船的空间,眼界、知识、思维的局限导致他根本缺乏一个常人正常生存的基本能力。他在舞台中央,却只懂自己的骄傲。这对我们普通人的成长似乎也有极大的启发。欢迎补充~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