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与祢衡
孔融自己想骂曹操,没骂过瘾,也不敢骂过瘾吧,就推荐祢衡。祢衡没有辜负他,骂得大胆泼辣,却没把曹操怎样,反倒把自己给骂死了。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代孙,出身正,人也聪明,从小就伶牙俐齿,还有过让梨的故事,争死的传说,又博览群书,下笔不休,父亲死时,他哀毁过度,赢得孝子美名。可以说,在他那个时代,名士的标配他有,高配他也有,他想不成名都难。可就是这样一个名士,却不想跟曹操合作,他看出了曹操妄图篡汉的狼子野心。

孔融以儒家的正宗传人自居,早在董卓幕中,他就常说些正人君子该说的话,弄得动辄杀人的董卓也拿他没办法,远远地把他打发到北海(在今山东半岛中北部)了事。
他当了北海太守,立刻实施以儒术治理地方的抱负。他兴办学校,荐举贤良。经学大师郑玄、高士邴原自然得到他优厚的待遇,即便是默默无闻的人,只要有些许善行,他也礼敬有加。时处乱世,死者枕藉;没有子嗣、或者流落于此的外乡人死了,他都妥为安葬。但是,这是乱世,北海郡也是黄巾军闹得最凶的地方。面对黄巾军的猖狂进攻,他举贤兴教,却无济于事;除了跑,也无计可施。到退无可退时,他找到邻郡的平原相刘备求救,弄得刘备受宠若惊:孔北海也知道有我刘备这一号啊!赶紧派出三千兵马驰援,给他解了围。
刘备是他的命中贵人,不但帮他打仗,还表举他为青州刺使。
建安元年(196),袁绍的儿子袁谭大举进攻青州。孔融奋起抵抗,从春天打到夏天,打到身边只剩下数百士兵。面对袁谭流矢如雨、杀声震天的进攻,孔融镇定自若,稳稳地靠着几案读书,跟身边人谈笑风生。终于在那天夜里,城池被攻破,他瞅个空子跑了。老婆孩子做了袁谭的俘虏。
他跑到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許都,仍然高官得做。每到朝会,侃侃而谈,那一派令人神往的名士风度,总让他风头劲健。公卿大夫围在他身边,争相倾倒。退朝以后,他也不得闲,要上疏论政,维护朝纲。朝廷也总是从之,善之。什么马日磾出使袁术,没有维护大臣体面,首鼠两端,被袁术拘禁而死,死有余辜啊,什么刘表僭越桀逆,罪不容诛,但要照顾朝廷面子,不能颁发明诏申斥啊,等等等等,引经据典,洋洋洒洒。
他还是不跟曹操合作,说清楚了,他是投汉,不是降曹。不但不合作,一有机会,他还要讽刺一下,让曹操难堪一下,他心头恶气也能宣泄一下。
曹操有事要做,不能老陪着名士维护朝纲。

官渡大战接近尾声时,曹军攻入邺城。曹丕看上了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甄氏,夺为己有。曹操知道后,也没反对。
孔融得知,马上写了封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大获全胜后,把妲己赐给了周公。曹操实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我看书也不少,没见过这样的记载啊?孔融说:用今天的事理来推测,应该是这样的。
话说到这,曹操再实诚,也该悟出点什么了;他是以周公自居的。曹操的愤怒是不可避免的。天子一怒,血流成河!曹操不是天子,但几乎是天子。但他忍住了,没有让孔融的血流到河里去。孔融还是得挑刺,孜孜不倦地挑刺。
曹操为严肃纲纪,提出恢复肉刑。孔融立刻写出文章,反对。
曹操说,连年饥荒,战事不断,为避免浪费粮食,禁止酿酒。孔融又立刻写出文章,反对。
如果说反对恢复肉刑还有些道理的话,反对禁酒,就是在胡搅蛮缠了。他说:酒之为德也久矣。古圣先王,哪个不是靠酒来敦睦神明,治理百姓的?因而天上有酒星,地上有酒泉。他说:尧舜不喝酒,不能开太平。孔子不喝酒,不能成圣贤。高祖不喝酒,不能斩白蛇。樊哙不喝酒,不能救高祖。景帝不喝酒,不能幸唐姬。不能幸唐姬,后果很严重:皇子刘发没了,光武帝刘秀也没了。如此等等。最后他得出结论:由是观之,酒何负于政哉!
面对这样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曹操居然给了答复。但曹操毕竟是枭雄,枭雄是会杀人的,特别是对胡搅蛮缠、屡教不改的人。孔融也毕竟是聪明人,这点还想不到吗?也就在这个时候,祢衡来了!
祢衡是不是长得很怪,不知道。但祢衡的想法很怪;有他那些怪想法的人,长相也肯定是很有个性的。
祢衡字正平,平原人(在今山东西北部),黄巾军蜂起、董卓为乱时,他跑去荆州避难。曹操迎天子入许都后,他也到许都找机会。为拜会达官显贵,他专门制作了名片,可是,一直到名片上的字都磨灭了,他也没送出去一张。
有人来问:你为什么不送出去啊?
他说:有谁值得送啊?
来人说:陈长文(陈群)、司马伯达(司马懿的哥哥)如何?
他说:一个只配杀猪,一个只配卖酒。
来人咋咋舌,说:那荀文若、赵稚长呢?
他说:姓荀的长得俊,若给人家哭丧,可赚几个小钱。姓赵的嘛,长得胖,在人家做丧事时,当个厨子头儿,也能混顿饭吃。
赵稚长是荡寇将军。荀文若就是荀彧,堪称曹操第一谋士。来人老半天才回过神来,摇摇头走了。
祢衡对人说:许都城里也有不错的人,大儿孔文举(孔融)、小儿杨德祖(杨脩)就是。除去这两个,就没人值得一提了。孔融听说后很感动,也觉得祢衡挺可爱,越看越可爱。
名士在一起,就要高谈阔论,若能高谈阔论些“疯话”,就更能显出名士气派,甚至有了成为高级名士的潜力。孔融跟祢衡凑在一块,定期讨论,精心研制,打磨出一套足以惊世骇俗的名士格言:父子哪有什么恩义?儿子不过是爸爸一时性起的结果罢了。母子更无恩义可言,这就像瓶子,把瓶子里装的东西取出来后,那瓶子还要它干吗?
自从琢磨出这套名言后,祢衡和比他年长二十岁的大儿孔融越说越投缘。
他们甚至预见到,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位名士说:杀爸爸也就算了,怎么能杀妈妈呢!
在很久的将来,会有一句名言流传于世:爸妈是真爱,你只是个意外。
还是在很久的将来,更会有一个小名士一脸无辜地说:我杀的是我妈妈,我又没杀别人的妈妈!
江山代有人才出,他们很激动。
大儿孔融发现了祢衡更大的潜力,他费尽心思地撰写一篇文章,向朝廷举荐祢衡。说祢衡博闻强志,疾恶如仇,率真耿直,是不世出的人才,是帝室皇居必须储备的非常之宝。照例又是引经据典,音韵铿锵,摇头晃脑。他把这封信恭敬地呈送给汉献帝。
刚送完信,他就反应过来:白送了!他还是得找到曹操。
曹操很高兴,当即表示想见见祢衡。大儿孔融马上找到祢衡。不料祢衡在所有看不上眼的人中,最看不上眼的就是曹操。他不见,说一定要我见的话,我会发疯。然后扒拉扒拉,说了很多。
孔融只得告辞。但他还没出门,曹操就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曹操很生气,不过还是大吸几口气,摁下了杀人的心思。他转念一想,说:听说祢衡善于击鼓。传我命令,明天大会宾客,把祢衡招来击鼓助兴。
孔融说:他不会来。
曹操说:他不会来?
孔融说:他会来。
第二天祢衡来了。按照规矩,众鼓手更替击鼓,鱼贯入场。还有一个规矩,鼓手们都得穿着特定制服。
轮到祢衡上场了。祢衡击打的是《渔阳参挝》,边击鼓边缓步登场,鼓声悲切,听者无不动容。进场后,走到曹操跟前时,曹操身边侍从大声喝斥:你怎么不换装!
祢衡说:好,我换。
于是脱掉外衣,于是脱掉中衣,于是脱掉内衣,于是脱光衣服。于是脱光衣服!在曹丞相跟前,在满朝文武大臣的众目睽睽之下!他不慌不忙地脱光衣服后,又把制服一件一件拿起来,穿上。穿好了,神情自若地又拿起鼓槌,时紧时慢,激越悲切的鼓声,再一次响起。
忽听曹操大笑:本想羞辱祢衡,反而被他羞辱!

散场后,大儿孔融把祢衡拉到一边说:正平,你这样做真好吗?祢衡一言不发。孔融接着说:还是去道个歉吧,毕竟在这种场合,你干出这么一桩荒唐事来,丞相脸上也挂不住啊!丞相当时没有发作,已经够大度的了。
祢衡不易觉察却很干脆地点了下头。孔融去见曹操。曹操很高兴,吩咐门卫:若有客人到时,立刻通报。不久,门卫果然来报。曹操说:知道了。没有下文。门卫等了半天,只得退下。
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祢衡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终于爆发了。他手中拿着根木杖,以杖击地,祖宗奶奶地破口大骂。骂得有板有眼,骂得抑扬顿挫。越骂声越大,越骂越难听,骂得众门卫团团打转。
早有门卫入报。曹操大怒,说:我杀这匹夫,不费吹灰之力。只是这匹夫浪得虚名,杀之恐招物议,说我不能容人!他咬咬牙,略一停顿,吩咐说:来人啊,速牵几匹快马,把那匹夫送回荆州,交给刘表。我看那刘表如何发落!
有人领命去了,不容分说,架起祢衡就走。
祢衡到荆州后不久,消息也传到荆州。刘表请他入见,文武官员列队迎候。击鼓骂曹的祢衡,受到英雄般欢迎。刘表知道,这位英雄祢衡,不但一身正气,而且满腹才气。他把众侍从叫来,嘱咐说:此后公文,不经祢先生撰写或审阅,不准发出。从此荆州的文件,文采飞扬。刘表很得意。

有一次,祢先生外出了,有一道奏书必须立刻起草。刘表与众文臣字斟句酌地写了起来。他们写好了,祢先生也回来了。刘表很高兴,忙把这道奏章递给祢先生看。祢先生扫视一眼,面沉似水:什么辣鸡!就是一坨屎!说完啪地一声扔到地上。
刘表张口结舌,好半天才轻声说:那依先生您的意思,您再写过?
祢先生说:拿纸笔来!
说罢,操起纸笔,点点画画。半炷香功夫,他把笔一扔,指着刘表说:你过来看!
刘表拿起来看过,渐露喜色:先生果然高明!经您这一写,境界就出来了!高,高!赞不绝口。
架不住这样的故事又重复几次,刘表受不了了。脾气上来时,他恨不得把这位祢先生碎尸万段!转念一想,他琢磨出味儿来了:我说曹操那老贼怎么那么宽弘大量,给我送个宝贝来呢!原来是成心恶心我,让我杀人,背上杀名士的恶名。呸!神马东西,我才不上当呢!可就这么把那姓祢的打发走,我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嗯,有了!
他想到一个人,江夏(江夏郡在今湖北孝感、安陆、河南信阳一带)太守黄祖。那黄祖脾气暴躁,跟这老怪绝配。把祢老怪交给黄祖,他一定不会辜负我,会给我一个交待。
不久,消息传来,黄祖杀了祢衡。刘表长出一口气,笑咪咪地问信使:你说说看,怎么杀的?
信使一五一十道来。原来,祢衡初到江夏时,黄祖任命他为书记(秘书)。别说,祢衡办事能力很强,一件件事办下来,妥妥贴贴,都能称意。黄祖十分高兴,拉着他的手,赞不绝口。那祢衡还和黄祖的长子黄射结成莫逆之交。好景不长。一日酒会,几杯酒下肚,也不知哪根神经被触动了,祢衡当着众宾客的面,骂骂咧咧。黄祖脸上挂不住,呵斥说:不得无理!
祢衡说:无你妈……扒拉扒拉!
黄祖怒道:来人啊!叉出去!
祢衡被拖着往外走,边走还边骂,声震云霄:就是你这老不死的!都坏在你这老狗身上……
黄祖气得胡须乱颤,哆嗦着手指着祢衡:来来来,把他砍了,砍了!
黄祖的主簿(秘书长)眉头一扬,飞也似地跑出去叫卫兵:过来过来,主公说了,把他砍了,快,快!
卫兵一脸狐疑:真的?
主簿喝道:你磨蹭个啥?快啊!
一边酒桌上,黄射正跟人聊天,当他反应过来他爸真要杀祢衡时,鞋都来不及穿,跑出门救人。他人到门外时,祢衡的人头也落地了。一切来得那么神速!
祢衡的幽魂飘落地府。一日,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又跟阎王爷扛上了。正闹得不可开交时,有鬼来报:报王爷,从人世间又来一鬼!

阎王爷问:谁啊?
答:说是叫孔融。
祢衡一听,登时不闹了,问:他怎么也来了?
孔融的幽魂飘飘乎乎地过来了,颈勃子上隐隐约约地缠着纱布。
祢衡不闹了,阎王爷气也顺了,唉了一声,说:到底你还是来了!
他指着身边众鬼说:你是鬼,你也是鬼,我们都是鬼,可曹操比我们都鬼!
他指指祢衡:你这杠精鬼,过来!
祢衡飘过来。阎王爷说:都说你聪明,你说,你跟孔融,谁骂曹操更来劲?
祢衡想想:那是我吧。
阎王爷说:曹操怎么不杀你,要杀孔融?
祢衡又想了想,摇摇头。
阎王爷冷笑一声,说:你除了抬杠,还会啥!你这杠精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