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之神的诞生: 他是个学霸级的邻家大爷
2000年,在日本冲绳举办的“八国首脑会议”上, 为参会元首提供咖啡的是一家来自东京的独立咖啡馆。 当时的美国总统是克林顿,是个不爱喝咖啡的主儿, 这一次却破天荒地要求续杯。

这家独立咖啡馆叫作“巴赫咖啡馆”,藏身于东京郊外的一片山谷之中。 巴赫咖啡馆的店主名叫田口护,脸上总是带着一抹和气的微笑。 那一年他62岁,乍一看,就是个不起眼的干瘦小老头。 这个小老头,在日本咖啡界,可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大哥。
田口护与关口一郎、标交纪一起,被咖啡职人奉为“御三家”,是日本咖啡界的三座圣山。 遍布日本大城小镇的自家烘焙咖啡馆,从技术体系上都可以追溯至这三位大师门下, 可谓血缘经脉一般的存在。 2009年,田口护出任日本精品咖啡协会(SCAJ)培训委员长,继而担任会长, 成为日本精品咖啡界首屈一指的教父级人物。

- “咖啡之神”的晃荡青春 -
田口护本是北海道札幌市人,出身于一个锅炉工家庭。 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他大概会留在老家,继承父亲锅炉工的手艺,凭一技傍身。 他的少年时代,也正是西方文化作为一股潮流席卷日本社会的年代。 当时的年轻人,以听摇滚乐为时尚,田口护也不例外。 就这样,西方音乐发烧友田口护,怀抱着一颗迷茫的叛逆之心,只身去了东京闯荡。
在这座举目无亲的大都市,他遇到了学习舞台剧表演的富家少女好佩文子。 (此处省略偶像剧套路500字。) 两人顺理成章地恋爱,水到渠成地结婚了。 田口护就这样留在了东京。 婚后,夫妇俩继承了妻子家族在东京郊区的一家饭馆,这饭馆就是巴赫咖啡馆的前身。

刚开始,受到西方文化熏陶的夫妇俩, 只是尝试着将老饭馆改成一间兼售茶饮、咖啡的小店。
渐渐地,在经营咖啡小店的过程中,田口护找到了自己向往的生活。 夫妇俩决定,将小咖啡店正式改建为专业咖啡馆,并以二人热爱的西方音乐家巴赫为名。 多年以后,田口护在他唯一随笔文集《持守小而美的一间咖啡馆》中写道: “我非常崇拜音乐家巴赫……多年来,我就是这样时刻警诫自己:不要让店名蒙羞。”

- 做不成“佛系”所以做学霸 -
田口护热爱吃吃喝喝、玩玩逛逛,听闻哪里开了饭馆、出了新菜,都要去品尝一番。 如今开了咖啡馆,自然把一腔刁钻的味蕾都用来琢磨咖啡了。
刚开始,所有咖啡店都是直接从烘豆商那里购买烘焙好的熟豆。 真·老饕·田口护很快发现,烘豆商送来的豆子品质不均,有些甚至已经酸败。
尽管他一再要求他们提供新鲜出炉的熟豆, 但因为当时的客人对咖啡新鲜与否并未留心,从业者也乐得若无其事。 田口老师很生气,决定不跟烘豆商玩了。 他要自己烘焙咖啡豆!

从零开始精品咖啡之路,田口老师开启了学霸模式。 咖啡豆的原生种,各品种的栽培方式、采收精制法、手选技巧,通通熟稔于心。 跑遍世界各大咖啡豆原产地,谙习每一种咖啡豆与生俱来的品质之后, 学霸田口护一头扎进实验室,开始研究烘焙技术。
他发现,将豆子产地与咖啡味道划等号的想法,是非常武断的。 摩卡是酸味咖啡,曼特宁有强烈的苦味—— 这样的判断实在粗暴。
一般而言,咖啡豆烘焙的时间越短越酸,越长越苦。 但这并不是说,可以完全依赖烘焙决定咖啡的味道。
烘焙的妙处与难点,是在最佳时机停止烘焙, 既不干预咖啡豆特有的风味,又能捕捉和发挥其最优品质。
比如古巴咖啡豆,果肉薄,具有独特的酸味和香味, 采用中度烘焙最能去除涩滞口感,并提升风味,形成一种若有回甘的清新香气。
烘焙之后,是冲煮和萃取。 实验之路其修远兮。 研磨的粗细、温度,冲煮时的水温、水流粗细、注入角度,一一试来。
客人喝到的一杯绝色,在他的舌头上,分析出最精美的层次谱系。 一不小心,他设计的“巴赫综合咖啡”成了爆款。

- 精品风味+人情味=巴赫咖啡 -
琢磨着,琢磨着,日子如流水般经过,少年学霸田口护转眼成了田口大爷。 巴赫咖啡馆也成为业界的一座高山。 这里自有品质高、风味好的咖啡, 更重要的是,这里亲切地迎向所有人。
做精品咖啡,田口护没有因循美国精品咖啡协会(SCAA)对咖啡豆“血统”的执着要求。 他觉得,追求咖啡品种、产区、庄园、生产者、种植方式等因素的“正统性”,其实不大必要。好玉石不一定能成为好玉器, 这世间的道理没啥例外。
“血统纯正高贵的咖啡”固然很好, 但他不想过分依赖精品原豆,他想提高的,是咖啡整体的精制程度。 他做到了,不论咖啡豆“出身”如何, 只要能够挑除瑕疵豆,保证生豆大小均一,避免烘焙时受热不均, 就能进一步提升咖啡的醇厚风味。

对咖啡的品质追求丝毫不含糊, 对待咖啡馆的客人, 田口护则像邻家大爷一样,亲切得无以复加。
巴赫咖啡馆的菜单上,红茶、牛奶、果汁等饮品从来没有退出过。 虽然日本不乏“只做一杯好咖啡”的小店, 田口大爷却坚持巴赫咖啡馆应该成为一个 “不论是喜欢咖啡的人,还是孩子、老人,都能度过愉悦时光的地方”。
走出了实验室的学霸田口护,俨然是个“爱管闲事”的话唠。 不仅爱跟人聊山聊海,还乐于帮客人排忧解难。 有一次,一位客人说起搬家的打算,想给孩子找个相对单纯的居住环境。 田口大爷立刻向他推荐了一所住处。 那个地方离巴赫咖啡馆很远。 客人顺利搬家之后,无法再像以前一样频繁地来买咖啡,但仍会特意找时间过来小坐。 田口大爷后来笑说,是他爱管闲事的个性,聊走了客人,好在交上了一个朋友。

- 不再芜杂的心绪 -
钻研咖啡、照管咖啡馆的这些年, 田口护积累了无数的资本、无尽的底气和无可比拟的名声。
他犹豫过,是否要把巴赫咖啡馆从偏僻的山谷搬到繁华的银座,是否要扩张成大型连锁店…… 他最终选择了持守这间本初的小店, 诚恳又和蔼地站在吧台之后,微笑地迎向每一个进入咖啡馆的人。
在冲绳的八国首脑会议之后, 田口护又一头钻进了他温暖的小小咖啡馆,继续思考着: 如何带给客人一段完美的,“一杯咖啡的时间”。
在这个喧闹的世界,开一间安静的小店,五十年如一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田口护唯一随笔文集。
这是一个“东京漂”简单而专一的生涯, 这是一个“爱管闲事”的店主记下的“闲事”, 这是“日本咖啡之神”写给咖啡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