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我的2018年度读书报告
2018年上半年书单
2018的上学期真是过得最充实的半年,
以下是上年看的书,大概的做了一个总结,仿佛得到了很多,又觉得这些远远不够,但是要慢慢来,再接再厉。
王安忆
王安忆的文字像水一样缓缓流入人的内心世界
《长恨歌》《新加坡人》《我爱比尔》《富萍》
格非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
《欲望的旗帜》《人面桃花》《山河入梦》《迷舟》
严歌苓
我觉得严歌苓写得女性,最接近现代女性的生活的是《少女小渔》,从思想的觉醒到独立。
《扶桑》《灰舞鞋》《芳华》《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
余华
原来故事可以这样,其实人的生活是如此,可惜我常常忽略而活在梦里。
《许三观卖血记》《第七天》《在细雨中呼喊》《活着》《鲜血梅花》《现实一种》《古典爱情》《黄昏里的男孩》《战栗》《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苏童
我最喜欢苏童的作品是《我的帝王生活》,虽然我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也不是王,但是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却很像还在君权至上的封建社会,看似自由却被囚禁,看似有人权但一直被压制,索性为所欲为以为就是得到自由,道理也是一知半解,然后被人遗忘在时间里。
《红粉》《武则天》《黄雀记》《1934年的逃亡》《罂粟之家》《碧奴》
李碧华
看了书觉得还是电影好,但又觉得书和电影是两码事,各有千秋。
《霸王别姬》《青蛇》《胭脂扣》
阿城
阿城可真厉害,崇拜。
《棋王》《树王》《常识与通实》《威尼斯日记》
曹文轩
一场以为是自己童年的梦
《草房子》
马原
山的那边还是山
《冈底斯的诱惑》《死亡的诗意》
白先勇
只记得那个永远的尹雪艳
《纽约客》《台北人》《孽子》《牡丹情缘》
张北海
为了姜文看的,不喜欢开挂一样的所谓大侠,不怎么喜欢书里面的李天然,喜欢电影里的,更像现在手足无措迷茫的我们。
《侠隐》
铁凝
因为是作协主席看的,然后才知道原来作协主席是这样。
《哦香雪》《铁凝六短篇》《玫瑰门》《麦秸垛》
熊召政
原来改编历史人物可以这样写
《张居正》
周克勤
那个女儿我都不喜欢,但是看完故事还是会回忆很久。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麦家
《风声》真是好看哈哈哈哈
《暗算》《密码》
莫言
欣赏不来的大师,但十分喜欢之前看的《酒国》
《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
来自《收获》珍藏版
《收获》杂志出的这套书首先因为装订吸引了我,然后是有一些熟悉的作家,于是抱着好奇连看了6本以后发现每一个阶段的每一个人的故事的情感都忽然有种,原来生活是这样的。最喜欢的就是这一篇乔叶《最慢的是活着》。以下是有记忆的一部分。
迟子建《踏着月光的行板》
叶兆言《一九三七年的爱情》
魏微《沿河村纪事》
张翎《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
丁伯刚《落日低悬》
徐则臣《跑步穿过中关村》
王手《本命年短信》
毕飞宇《叙事》
北村《玛卓的爱情》
东西《没有语言的生活》
李冯《庐隐之死》
韩东《小东的画书》
陈谦《特蕾莎的流氓犯》
太宰治
神奇的太宰治,但不推崇他的生活。
《维庸之妻》《晚年》《人间失格》《奔跑吧,梅勒斯》《斜阳》《潘多拉之匣》《御伽草纸》
三岛由纪夫
每个人的心里的都有一座《金阁寺》,可望不可即,瞬间幻灭。
《假面自白》《潮骚》《天人五衰》《纯白之梦》《晓寺》《奔马》
川端康成
美
《伊豆的舞女》《雪国》《山音》《千纸鹤》
毛姆
理想主义真对人胃口。
《月亮与六便士》《巨匠与杰作》《人性的枷锁》《面纱》《刀锋》《情迷佛罗伦萨》
石黑一雄
在看完以后脑海中一直循环着一首小夜曲。
《 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浮世画家》《远山淡影》《被掩埋的巨人》
村上春树
《舞舞舞》《且听风呤》《抢劫面包店》
加西亚·马尔克斯
喜欢的还是之前看的
《蓝狗的眼睛》《活着就是为了讲述》
加缪
《鼠疫》
安房直子
温柔但我不喜欢
《白鹦鹉森林》
B. A帕里斯
畅销书真是能一口气看完但十分无趣的存在
《关上门以后》
伊恩·麦克尤恩
真的刷新了三观长见识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床笫之欢》《甜牙》《爱无可忍》
海明威
不喜欢海明威喜欢菲斯杰拉德
《有钱人和没钱人》
福克纳
不喜欢福克纳喜欢菲斯杰拉德
《喧哗与骚动》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
叶莆盖尼·扎米亚京
《我们》
卡夫卡
看得很慢的几本书了
《城堡》《饥饿艺术家》《变形记》
茨威格
看了电影再看书真的满脑子都是被固化了的电影场景,以后一定得先看原作,再看电影。
《一个女人的一天24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阿加莎 克里斯蒂
总想起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最后的台词“女人的最大心愿就是叫人爱她”
《悬崖山庄奇案》《罗杰奇案》《三只小猪》《底牌》
彼得·汉德克
我也焦虑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
谷崎润一郎
不喜欢
《细雪》《钥匙》
横沟正史
害怕
《幽灵男》
绫辻行人
什么鬼
《杀人鬼》1、2《钟表馆事件》《十角馆事件》《迷宫馆事件》《黑猫馆事件》《黑暗馆事件》《惊吓馆事件》
小栗虫太郎
还行吧
《黑死馆杀人事件》
安伯托·埃坷
这部类似日记般的文字,强烈推荐,神神叨叨的喜欢。
《带着鲑鱼去旅行》
村上春树
我比较喜欢村上的这类文章,很舒服的生活。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爱吃沙拉的狮子》
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睡前小读物,因为每次看都睡得特别快,我现在都没看到中世纪。
《谈美》《西方美学史》
黑格尔
抄了好久才看进去抄下的东西,真是本好书,我怎么就是集中不了精神。
《小逻辑》
荣格
打算开始大规模阅读荣格的书
《心理学与文学》
李安
李安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他的很多电影我都看过几遍,每个人都有他的难处,但是总会否极泰来。
《十年一觉电影梦》
苏牧
终于搞清了轴线是啥
《荣誉》
吴芳思
《留学北京》
珍妮•罗森
《高兴死了》
雷蒙德•卡佛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冷知识》
陈璐
《微反应心理学》
阿伦森
《社会心理学》
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戴尔•阿什
《怪异性格心理学》
斯宾塞•约翰逊
《谁动了我的奶酪》
罗伯特•M.波西格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童庆炳
《文学理论》
李尔葳
《张艺谋说》
周晓枫
《宿命孤独的张艺谋》
钟大丰
《中国电影史》
《当代电影理论文选》
塔可夫斯基
《雕刻时光》
孙
《影视艺术概论》
路易斯•贾内梯
《认识电影》
2018下半年看的书比较杂,就是什么都想了解一点。
因为我看书没有记读书笔记的习惯,也没有记书名的习惯,于是到最后的总结,总是没有当时看完以后的心情了,连回忆起来都很吃力。所以以后一定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郁达夫
《沉沦》
这是一本郁达夫的短篇小说集,收录它很多优秀的作品,文笔很好,但我不喜欢。
刘颚
《老残游记》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出乎意料的好,所以接下来计划读完另外三本。
路遥
《人生》
《人生》是另一种意义的《平凡的世界》,命运的悲剧的继承性,流淌在家族一代又一代的血液中,任何人都难以挣脱。
倪匡
《追魂十二令》
香港另一个武侠小说大家,他的故事情节精彩,但是所表达的东西范围太小,而武侠小说从武侠两字来看就是由小见大,即武侠——个体,武为地点时——武林、江湖、世界或者更大的地方,武为武术时——各种各样的武术、剑术等,武还可以是一种精神层面范围的东西,侠也有多层含义,总之如此。
亦舒
《喜宝》《我的前半生》
这两本书是在暑假看完的,意想不到的好看,也有很深层的含义,女主人都是有前后两个时期的大转变无论是身份上还是心理层面,对比强烈。
“女人的最大心愿就是叫人爱她”姜喜宝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
打算大量的看亦舒的小说,不过又看了几本小说,都只看了开头就没看下去了,可能是一开始就看了《喜宝》《我的前半生》那样精彩的代表作,就只期望能看到比这两本还要的好的潜意识闹的。
苏童
《纸上的美女》《水鬼》
苏童目前为止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无论是短篇还是中长篇小说,每一篇都能惊艳到我。
汪曾祺
《读书课》
这本书是10月份在学校时,无聊随便转,看见的。这是一本类似于随笔的短文,它让我重新了解了汪曾祺和他的老师沈从文。
古龙
《绝代双骄》
有天晚上梦到了小鱼儿和花无缺,早上醒来的时候就找出来看了。
今何在
《悟空传》
埃克哈特·托利
《当下的力量》
这本书翻开第一页很多次,终于在18年暑假完完全全看了,我理解的一点是人不要被惯性思维所控制,要超越自我理性,自己控制自己。下半年听几个心理学教授到学校游学的时候也讲过人的脑区与意识有关的,就是这本书的观点。
茨威格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某个不经意的举动,影响了历史的进程。被记录下来的不伟大的伟大,感觉可以用矛盾分析法解释。
冯唐
《北京,北京》《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如果我写自己的成长三部曲会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复读结束。
戴锦华
《光影之痕》《昨日之岛》《镜与世俗神话》《电光幻影100年》《电影批评》
从北大公开课发现的一位独具个人风格的老师,先是到处找她的课去听去看,再是在图书馆无意之中发现了她的书。大部分观点比较认同,有部分观点不认同。
莫言
《天堂蒜薹之歌》《学习蒲松龄》《蛙》
收回上半年的对莫言的观点,他的书历久弥新。
王忆安
《茨孤》
忘了书里面是讲的什么,但是肯定好看!
残雪
《地狱中的独行者》《短篇小说集》
坚持纯文学的大师!
聂伟
《第六代导演研究》
个人观点:太片面,没有可阅读性。
杰弗里·诺维尔-史密斯
《世界电影史》三册
把历史写的好看很难,只能说本套书中规中矩。
《欲望电影》
是一本讲电影中的欲望学的书,分析的比较深入,行文流畅,值得一看。但我忘记书名和作者了,回学校再更改真名。
蒲松龄
《聊斋志异》第一册
主要是跟狐狸有关的鬼故事。
汤显祖
《牡丹亭》
文笔真好。
大卫·科波维尔
《电影诗学》
需要今年再看一遍的书。
凌濛初
《初刻拍案惊奇》
推荐!
茅盾
《子夜》《林家铺子》
社会剖析派的代表作品之一。
鲁迅
《故事新编》《过客》
原来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鲁迅的作品,现在好像是知道了一点点,最喜欢的还是《社戏》
推荐看《故事新编》!
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真可爱。
道格拉斯·亚当斯
《银河系漫游指南》
看了电影才来看书的,电影好看,书也好看!今年要把道格拉斯·亚当斯的书都看完。
托马斯·哈里斯
《沉默的羔羊》
真喜欢汉尼拔医生。
《论语》
因为看了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活》决定认真的看一遍论语,有时候懂了,有时候又不是很明白了。
畿米
《微笑鱼》
在某社团开会的时候发现的书,就养成了每次开会都看一遍的习惯,真是好看。
培根
《培根随笔》
写的真好,难怪那么多人推荐。
卡里·纪伯伦
《我的心曾经悲伤七次》
一定要看冰心翻译的那版!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人真的很重要,真的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元曲三百首》
元曲本来就是流传民间的俗文学,所以不接受批评。
乔治·奥威尔
《奥威尔:二战亲历回忆录》
今年一定要看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回忆录。
叶芝
《当你老了》
也是要看好翻译作者的书。
特德·姜
《你一生的故事》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集,第一个故事是《你一生的故事》,看完以后看的电影《降临》,还是书好。
曹禺
《雷雨》《原野》
用过去的情节推动现在的情节。
胡适
《终身大事》
孙惠柱
《第四堵墙:戏剧的结构与解构》
朱晓进
《鲁迅研究》
威廉·吉布森和布鲁斯·斯特林
《差分机》
听科幻课推荐的小说,打算在去看完《神经漫游者》再慢慢想。
刘文峰
《中国戏曲史》
钱理群
《现代文学三十年》
格非
《格非短篇小说集》
王守平
《动画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脚本设计》
李捷
《日本动漫史话》
沈从文
《沈从文作品精选》
郑世彦
《看电影学心理学》
汤祯兆
《香港电影·夜与雾》
斯蒂芬里贝罗
《这不只是一部电影:希区柯克与《精神病患者》拍摄始末》
孙立军马华
《动画影片分析》
许江
《静穆观念与京派文学》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
《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
查振科
《论京派文学》
罗伯特•伯德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
李孝仁
《追寻快乐:战后韩国电影与社会文化》
加里·贝廷森
《王家卫的感官电影》
阿来
《蘑菇圈》
每次看《尘埃落定》就只看完了开头就没看了,但是一口气看完了《蘑菇圈》和里面其它的故事。
王建平
《变态心理学》
孙佳音
《为什么李安》
一个短文评论集,说得很中肯,只有一篇说到了李安。
阿城
《脱腔》
钟大丰
《惑学电影录》
吉田喜重
《小津安二郎的反电影》
德·怀斯曼
《59秒心理学》
箱崎总一
《孤独心理学》
杂志
《南方周末》
《南风窗》
《时代人物》
《北京电影学报》
《环球银幕》
《心理学报》
《世界电影》
《电影艺术》
《当代电影》
《看电影》
《收获》
这半年对杂志也很着迷,没事就去看看更新,虽然在很孤僻得地方读书,但会了解很多,让自己不受那些狭隘和迂腐的思想影响,能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
fdmjfodkdk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0-30 15: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