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牙记——拔下智齿
先打岔说一下我的另一颗上智齿:
在拔掉仅有的一颗下智齿之前,我拔了它对应的那颗上智齿——的确是有点蛀了,没有我想像的严重,但这样一颗牙和下面那颗没法完全萌出的下智齿始终是口腔清洁的死角。
在换了手机之后我可以成功预约牙防所的号了,所以我会趁着手机还算新的这段时间好好看牙。牙防所和三甲医院比起来,优点在于多数牙都可以现场拔,不需要另外预约工作日的时间,病历除了签名全部打印所以很清楚,价格还便宜,这样算起来我的手机仿佛又打了个折扣。缺点是它本身有很多检查做不了,以及人暴多。
不过,两个医院用的麻药不一样。三甲医院的麻药没有单独收钱所以不知道是啥,但拔的时候完全没有痛感;牙防所的麻药是能够感觉到牙齿有点疼的,只是没有痛到会把医生踹出去的程度而已。医生的态度呢,开始问诊的过程,明显牙防所的医生会问得更详细,但三甲医院的医生等麻药起效的时候就在旁边写病历开药,走开一下下拿了套工具;牙防所两位医生,一位跑去给另一位病人讲解他的X光片,说他的智齿已经顶坏了另一颗牙并且不可逆,另一位……我后面再说。
拔这颗上智齿的医生正是去年让我拍片子确认我只有一颗下智齿的医生。在贫血这个问题上他反复向我确认了很久,差点没让我又去隔壁医院做个检查,其他就和拔第一颗智齿的时候差不多了,打麻药,撬了很久。由于医生没有给我开抗生素(可能是觉得我还有?),我拔牙回来当天就没有吃,结果半夜里发烧,而且直到第三天牙龈还是有点痛,最后只好把上次剩的那盒抗生素吃了。
这倒也没什么,虽然很多人表示他们拔上智齿都是不用吃抗生素的,但大家的体质不一样嘛。但另一件事我完全没有料到:拔完牙咬纱布的时候,我咬住了自己的腮帮子,很努力的那种,但由于打了麻药,当时没感觉,结果咬出了一个肉眼可见的半厘米长的口子,以及一排血泡。半小时后取出纱布,我还纳闷这次出血比上次多,直到一个小时以后麻药失效的瞬间,腮帮子的剧痛差点让我哭出来。
我查了很久,从来没有人提到过咬止血棉花/纱布的时候要当心腮帮子这件事……所以这次我可能真的是一个人。
但好在我不长口腔溃疡,咬了腮帮子这件事就是搞笑而已。一个多月后的今天,我终于去拔了下智齿。
这次换了一位医生,照例先张嘴给他看一下:你这颗牙还没完全长出来嘛。
我:今天能拔吗?(挂号说明上写了复杂智齿需要拍片预约工作日拔,我觉得我这颗牙不算复杂,但谁知道它在牙科算不算复杂。)
医生:可以,就是要缝针。
然后他迅速打开了一个word文档,里面用很大号的字体写着:这次情况比上次复杂,需要缝针,拔完可能会发炎,需要去其他医院挂水blabla
我观察到他还有好几个这样的文档,估计他们怕说不清楚,索性预备了几个模板给病人解释。我表示我知道了,他就掏出一个小本子让我签字,然后打发我去缴费拿麻药了。
拔下智齿的麻药用量比上智齿多,打完之后会半边脸是麻木的,而不像上智齿的麻药只是没感觉,等待的时间也比之前要长。但我窃以为其实不需要那么久,原因后面再说。
既然有麻木的感觉,医生也不用通过敲牙齿来判断麻药有没有起效了。确认我能感觉到面部麻木之后,他最后一次核对了要拔的牙是右下智齿,就对那块区域进行了简单消毒,然后拿手术刀划了一下或者几下,又用不同的工具里外撬了,把牙拿出去,速度缝针,塞纱布,结束,全程不到五分钟。
平心而论我觉得这比拔上智齿还快,也没有觉得他特别用力,当然这可能和上下牙的位置有关系,毕竟想要观察上智齿也比下智齿难很多,另外也可能这位医生力气特别大。想到很多人专门跟我说下智齿要麻烦很多,我这次一直很紧张,其实是没必要的。
我接下来四个小时都是半面瘫,而且麻药失效之后发现自己的腮帮子又被咬肿了……
除了一周后要来拆线,其他注意事项同上智齿。不过医生特别提醒了,有口水不仅不能吐出来,也不能含着,需要及时咽下去,避免伤口浸泡在唾液中影响愈合。
在抗生素之外,医生还开了止痛药,不过据说不痛就没必要吃。在这里我犯了错误,就是医生问我有没有对抗生素和止痛药过敏的时候,我说没发现过,结果拿到止痛药发现是我过敏的对乙酰氨基酚——我一直以为这东西只是退烧药而已。但好在我的过敏症状是腹泻,可以通过止泻药挽回。
希望这是我拔的最后一颗牙。
无论如何,把下智齿放到最后来拔,还是明智的,它的确是就诊时间最长的一颗牙。尽管拔牙的这个过程并没有太耗时,但等麻药足足等了二十分钟。
为什么我觉得其实不用等那么久呢?因为,医生打完麻药之后,就去帮旁边的医生一起抢火车票了,抢完以后才来给我拔牙。
我当然理解医生也需要回家,抢票的时间点又很死;可是我对拔牙有心理阴影啊,这二十分钟的前十五分钟都还没到放票时间,我一直听着旁边不知道什么仪器的声音,全靠成年人的理智让自己继续躺着╮(╯▽╰)╭